佛弟子文库

说话不着边际的吹牛者

达照法师  2017/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说话不着边际的吹牛者

经云: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时有愚人闻其此语便作是念言:我父德行复过汝父。诸人问言:有何德行,请道其事。愚人答曰:我父小来断绝淫欲,初无染污。众人语言:若断淫欲,云何生汝。深为时人之所怪笑。犹如世间无智之流,欲赞人德。不识其实,反致毁呰。如彼愚者意好叹父,言成过失。此亦如是。

经文意思:过去有一个人在大众之中赞叹自己父亲的道德高尚,说了这样的话:我的父亲非常慈悲仁爱,不伤害他人,也不偷盗他人的财物,能说正直而真实无欺的语言,兼而也修行布施。那时候有一个愚人听到了这样的话,心想了后就说:我的父亲道德还要超过你的父亲。大家就问他说:你父亲有什么道德高尚的行为,请说出他的事迹。愚人回答说:我的父亲从小以来就断绝了淫欲,从来没有过淫欲的染污行为。大家就问他:如果你父亲从小就断绝了淫欲,又怎么能生下你呢?那时候真是被大家所称奇、嗤笑。就像世间也有一些无智之流,本来想要赞叹别人的德行,但并不知道人家的真实情况,反而说了让人诽谤和嗤笑的话。就像那个愚人,心里想要赞叹自己的父亲,但言过其实反而招致了严重的过失,也是这样啊。

现实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喜欢夸大其词、说话不着边际的吹牛者,他们看上去脸不红心不跳,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一本正经地讲着不切实际的话题,其实早就被明白人一眼看透了,自己还好像蒙在鼓里一样无知无畏。也像那个愚人一样,说着自相矛盾的话,好像别人都不知道,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明白,都在笑话这样浮夸的人。

在佛教的戒律里面还有规定不能大妄语,所谓大妄语就是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虚诳妄语,为了博取别人的恭敬而自吹自擂,明明没有证得圣人的境界而说自己已经证得,这是破了大妄语戒,是要下地狱的。为了赞叹自己,而把自己活活埋在了愚蠢无知的深坑里,受大苦恼。世间稍有知识和聪明的人,是绝对不会这么傻的,只有又傻又笨又坏的人才会做出这样荒谬的事情来。

有些宗教徒也会为了自赞毁他而说些不符合事实、经不起逻辑推理的语言,虽然出发点是希望别人理解并且认同,但是效果却往往是适得其反。说假话和语言不符合实际的说教者是严重地侮辱了他们自己信仰的宗教,不但不能引导人们来相信他所敬奉的宗教,而且还会遭致人们的反感,目标与行为将会适得其反,永远都是徒劳无功的。不但徒劳无功,而且坑害了原本想信仰的人,使人因为不信吹嘘的人,连同他所弘扬的宗教也一并不愿意相信了,那岂不是南辕北辙、求升反堕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诈言马死喻

过去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黑马入阵与敌作战,由于恐惧害...

都是归于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

人与人之间要用爱语来摄受

大家在家庭里,夫妻之间、儿女之间、父母之间要互让互...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就是禁止,不可以。口是心非就是:...

开玩笑的话说多了,以后你讲话没有力量

按照蕅益大师说法,两舌、绮语、妄言、恶口,得果报的...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问: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方海权答: 经中说...

尊重他人的秘密,务必要守口如瓶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存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

口业清净,自然有功德效用产生

《说文解字注》阐述话字之义,即是会合善言。所以,真...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观身五境,禅修净心

观身如身,就是四念处观的第一个观法,也是最直接了解...

达照法师:持名念佛五字要诀

在宝坛寺讲《楞严经》,课间休息,有人提问:念佛修净...

禅修三部曲

一、 看住当下,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如是倾注。 久久...

达照法师:从意根下手

这个意根啊,不容易,讲妄想我们大家知道,脑袋那个老...

【佛教词典】四遍常论

【四遍常论】 p0437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十二页云:...

【佛教词典】七宗

律宗、法相宗、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禅宗...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

老太太念佛免遭劫难

我们妙音念佛小组是二〇一〇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开始共...

世界名人谈素食

1、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

星云大师《福报与福气》

福报,这是人人所希求的!人的身体胖了,就说「你发福...

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

上通下愿老法师在世的时候说,她接触到的老百姓都会说...

好心真的能有好报吗

我们都知道,慈悲是佛教的根本,而因果律则是佛教理论...

【推荐】一句佛号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凉

自古以来佛家有一句成语说:一子持斋千佛喜,九玄七祖...

业力要得果报,有两个条件

在整个藏教的《阿含经》,它在处理我们的生死业力这一...

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

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它远离喧嚣的岸,收敛着剔透的...

邪淫如同桶底洞,有多少福都会漏完的

印光大师曾经开示说: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

如果研究过唯识,你就不敢去伤害任何一个众生

万法唯识,万是代名词,表示很多、很多无量无边的法的...

怎样调整我们错误的心态

大乘佛法有八万四千个法门,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归纳成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