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因为有贪心,所以才会上当受骗

静波法师  2018/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因为有贪心,所以才会上当受骗

来到极乐寺,都是有缘人,佛说缘起甚深甚深!为什么说甚深?因为缘起无自性,没有实在性。我们最大的困扰、苦恼其实就是执著:我们执著我们自己是实在的,我们执著外在都是实在的。但是请注意:它们都不是实在的!因为它们无常——变化;无我——没有固定性、主宰性、实在性。佛教三法印中的第三个名词叫“涅槃”,就是解脱、超越、升华,不要纠结。

我们今天的国家领导人说,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所以刚才我们敲钟时,首先要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然后要祈祷我们省市人民幸福健康,最后要祈祷我们的信仰要正知正见、正信正行。

只有利益别人,才能够利益自己,这是一个辩证法。有人认为说:“法师!我总是利益别人,我如何利益自己?”请注意:利益别人的同时就正在利益自己。《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辩证法,它说:诸佛菩萨把一切众生当作树根,如果没有这个树根就不会有诸佛菩萨,于是诸佛菩萨用大悲水来饶益这些众生。为什么饶益?感同身受,你就是我,所以我要利益你。“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所以佛菩萨和众生是彼此相互在成就的。可见,我们帮助别人,正在帮助我们自己。

我们今天面对这样一个祈福法会,告别过去,把握当下,其实就是“因”上要努力,“果”上要随缘。现在就是因,现在我们要努力;现在就是果,现在我们要坦然地放下。但不是放弃,是要面对、接受、处理,去转化,去消化,这样才有意义。

但是,很长时间以来,佛教被扭曲了,变得迷信,所以佛教坚决反对五种邪命外道。八正道第五就是正命,正命的对立就是邪命。什么叫邪命?有五种表现形式:第一,诈现奇特;第二,自赞功德;第三,占相吉凶;第四,高声示威;第五,称得供养。什么意思?

1 诈现奇特

所谓“诈现奇特”,就是故弄玄虚,你不懂就好办了,把你忽悠瘸了。这是不可以的!我们的戒律不允许。

2 自赞功德

自赞功德,自吹自擂,就是我行,别人都不行。这也是不可以的!命运共同体,别人行了我们才行!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把别人当作自己,我们才有希望!

3 占相吉凶

佛教坚决反对看相算命,无论有任何借口、任何理由都不可以,因为佛教的戒律和佛陀最后的《遗教经》里边明确规定:不得占相吉凶,仰观星宿。不可以这样!凡是这样做的就属于诈骗。

4 高声示威

高声示威,就是到处宣传炫耀自己是什么!我想说,这种张扬、这种张狂的人,命运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所以要谦卑,不可以任性。

5 称得供养

称得供养,就是到处去宣传、炫耀,说别人供养我什么了。这个佛教坚决反对。大街上那些个给人家看相算命的,任何拉拢别人的、化缘的,一概都是假和尚。

大家想一想,既然是假的,那我们为什么不知道呢?因为我们有欲望,因为我们有贪心,所以我们才会上当受骗。有抵抗力的人绝不会上当受骗!如此看来,正是因为利益众生,才成就自己。

我们刚才敲钟,一会儿大家也要去敲钟。我们参与了,其实通过外在要改变内在;通过内在,我们要担当、面对外在,历事炼心。所以顺境要感恩,逆境更要感恩,因为它会锻炼我们,成就我们。大家想一想,一个人要想有一点点成就,要靠父母、靠朋友;要想有更大的成就,必须要有敌人,否则他不会长大的。

我们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那么大家想想看,父母可以惯着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以惯着他,请问到社会上还会有人惯着他吗?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但是我们的心里不忍,所以将来要麻烦的。怎么样?要面对,要接受,要处理,要放下。

佛教告诉我们,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现在也不会停留,怎么办?把握当下,本地风光。现在就要慈悲,要有智慧。学佛就学两点: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它们俩是同时的,就像两只脚一样,缺一个都不行。慈悲,就是善待别人,告诉你结缘,不怕受委屈;智慧,心里平衡坦荡,逍遥自在,没有觉得吃亏。这样的学佛才是有说服力的。

元代有一个石屋禅师,他告诉我们,学佛应该这样:从当下开始。他有一首禅诗就告诉我们说:“过去事已过去了”,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不必胡思乱想将来如何?那没有用的;“只今便道即今句”,现在就说这一句,哪一句?“梅子熟时栀子香”,就这么一句,那个梅子熟了,栀子花正在茂盛地开放,散发香气。

怎么办呢?我们今天这些有缘人呢,就告诉大家三点:第一个,说好话;第二个,讲良心;第三个,做好人。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三点,我们的命好不了!投机取巧、任性、傲慢、胡来,不会有好的命运,所以要谦卑地活着,不要嚣张,不要任性。我们就会在当下用功,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原来每个人都微不足道,因为微不足道,我们的谦卑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如此,不仅仅在社会上、在世间上,我们会越走自己的路越宽;在解脱的路上,我们也会具备智慧、慈悲。

所以我们今天在这儿敲钟,就是要通过外在改变内在,通过内在负责任外在。佛教不是逃避现实的!当我们可爱的时候,别人才会爱我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堕落多因贪心重》

六道是因自我心中的善恶而上下流转不停:心若为善,便...

杀子成担的故事

有一个愚痴的农夫养了七个活泼健康的儿子。他每天带着...

切忌用「临终十念」赌往生

有人说,《观经》讲临终十声就都能往生,那我现在就可...

自作聪明的愚人

过去,有一个人到他人宅舍中,见到这户人家房舍的墙壁...

不要被爱情冲昏了头

要认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好像愈来愈不容易,有个女孩...

莫被邪见和狂慧所误

有一种人,虽然他有一点智慧,但不是真正的智慧。或者...

农妇麻三的惨淡人生

在我的老家,有一个非常可怜的老人,她无儿无女,老伴...

钝根众生先培福

【原文】 《十轮经》云:若有钝根众生,为欲发起善根因...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注音版】往生普佛仪规

往生普佛仪规...

静波法师:千佛忏法会开示

第一常怀感恩之心 大家辛苦了,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大...

佛教反对的五种邪命

大家要明白,佛教反对五种邪命,哪五种? 第一种乍现奇...

七字诗句说出了我们的本来面目

唐朝有一位叫乐休的禅师,曾经作过这样一首诗: 几见春...

欲望永无止境没完没了

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乐的同时,又会为了不能每一件事...

【佛教词典】行童

(杂名)僧仆也,睽车志曰:朱三有子,年十三四,佣于...

【佛教词典】堂司

禅林六知事之一。又作维那。负责僧堂指导之僧。维那之...

导致疲劳的七种病

如果你感到浑身没劲,不妨给自己23周时间,改变一下不...

你把佛号念好了,佛陀自然现前

有一位上师有一天去弘法,在回程的过程当中他看到一只...

脱离了生活,佛法一点用处也没有

太虚大师曾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而禅的特质又是什么...

生命中的五颗球

几年前,在一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可口可乐的首席执行...

敬佛第一,怎样才算是敬佛

威仪门第一个就是敬佛,怎样敬佛?我怎么怎样做,才能...

被烦恼贼掠夺

从前,有两个人结伴同行,希望在旅途中彼此有个照应。...

面对痛苦的正确态度

苦是由前生身语意三业作恶的因,今生所招来的果报。因...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

佛菩萨为什么要坐在莲花上

莲花表征清净无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为莲花出于污泥...

念佛法门乃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

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如来一代时教,智慧深广如大海...

「阿弥陀」是什么意思

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