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

济群法师  2012/09/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一、布施贤者的功德

在佛经里,将布施比喻成为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所以,《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二、布施对象的种类

为了使大家便于了解,佛教将布施的对象分成三种:

(一)悲田:即对于困苦之人,我们应该量力而为,悲悯济助。

(二)恩田:即对于父母师长,我们必须知恩、感恩、报恩。

(三)敬田:即对于佛法僧三宝恭敬供养,能得无量福德。

三、布施恶人的方法

至于为非作歹的恶人,我们固然不应舍弃,但是必须具备权巧方便,能够度化对方,否则一味的滥慈悲,其结果不惟自害害他,亦将扩散祸患的深度和广度,乃至整个社曾都会受到波及。例如:不当的布施,徒然助长贪婪和投机的风气;父母给子女金钱吃喝嫖赌,纵容他们行凶作恶,造成问题青少年;遇到歹徒,不但不挺身而出,规过劝善,反而供给所需,助纣为虐……,凡此就像在家里饲养了一头猛兽,只知道给它吃喝,不懂得调伏它的邪念,一旦茁壮,就会危害大众,祸患无穷。所以《大乘理趣六波罹蜜多经》里有一首偈语警惕我们在度化恶人时必须谨慎小心: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四、结论

一般人都知道布施行善是好事,但是往往忽略了对象,以致于本末倒置,尤其错用了方法,不但无法收到利生度众的效果,反而让自己陷于万劫不复的地步,诚为可惜。因此,我们在布施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方法的运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尸毗王本生

很久很久以前,古印度阎浮提洲的提婆拔提城里,住着一位...

布施后为什么要加一个持戒呢

这个布施以后为什么加一个持戒呢?因为布施会让菩萨积...

奉献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只拿钱

现在的人一提奉献就怕。1993年我曾经遇见过。那时出去...

三千亿无形财产

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有一天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一到...

捐赠器官与临终助念问题

报载某师鼓励人死后捐赠器官一事,引起修净业者临终助...

如何去报佛恩?

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

这样才叫真正的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

真正明智的富贵之人

有一天,波斯匿王前往佛陀所在的精舍,顶礼佛陀之后向...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为对方处理不善而惋惜,是否也是执着

问: 如果对别人的事,觉得对方处理不善而为之惋惜,...

济群法师:什么年龄段学佛好

问: 哪个年龄段学佛好? 济群法师答: 学习佛法,对...

做义工,就是学做菩萨的开始

做义工,就是学做菩萨的开始。所谓做菩萨,就是在佛法...

我们现前的一念,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呢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

【佛教词典】普通吉祥印

(印相)以空水二指(第一指第四指)头相捻,余三指皆...

【佛教词典】兜率天子

指堕地狱之众生因蒙释迦之光所照,而得生兜率天者。四...

大安法师:怎样才能生生世世都不堕落

问: 今生有幸闻到佛正法,遇到善知识,发大菩提心,...

饭前供养偈

供养偈: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把心灵的力量与弥陀的大悲愿力结合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

不论地藏法门、观音法门、念佛法门等等法门,都是提供...

参究念佛的利与弊

念佛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像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

一袋宝石

早上一大早,太阳还没有出来,一个渔夫到了河边,在岸...

倓虚法师智斗阎王死而复生

一、到阴间去了 在当时,闹时令症的人最怕闹肚子,只要...

其实,你谤法的次数不少

凡是不怕后世苦的人,他就去乘那个恶趣车,就落到恶趣...

星云大师《不当之友》

在社会上,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当中有好朋友有坏...

法施有无量的作用,财施只有有量的作用

这当中有三个内容: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

人以爱欲交错,故心不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