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济群法师  2015/02/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修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也不是修给佛菩萨看的。佛菩萨只是指导我们怎样改善生命,但真正的实践要靠自己。而实践又离不开正见指导,这就需要从调整观念开始。不同的观念,会形成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又会使相关心态得到长养,两者是相互增上的。

如果我们不是以正确的发心念佛,即使念得再多,和修行还是了不相干,因为发心之初就已决定这一行为的属性。所以,修行核心就是培养正念,这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念佛同样如此。我们需要知道念佛的重要性,并懂得以正确发心和有效方法去念。具备这几个条件,才能念得相应,念得有力。在保质的前提下,还要保量。前面说过,修行的原理就在于摆脱错误,重复正确。这种重复,需要千百次、千万次地进行,使正念力量不断巩固。如果质量虽好却没有数量的保证,正念也无法形成规模,无法成为对抗妄念的主力。那么,最终主导我们生命的,依然还是妄念而不是正念。

佛法是佛陀为我们提供的智慧观念,指导我们对未来作出正确抉择。我们要痛苦还是快乐?要轮回还是解脱?如果沿着固有串习继续,结果必然就是轮回。如果要将生命导向解脱,则要建立和解脱相应的心态。不论修任何一个法门,都离不开基本的认知,都需要认识到生命无常,认识到轮回是苦,认识到三宝的无量功德,从而生起信心。这些正念,直接关系到佛法在我们生命中究竟能产生多少影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

应该一门深入还是深入经藏

问: 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星云大师《佛教的圆满世界》

第一篇 涅槃寂静 壹前言 长久以来,佛教有许多深奥微...

【推荐】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问: 什么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

修行不是苦的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济群法师《初入佛门的四点意见》

有幸到丹霞山参加学佛夏令营,能够在这七天内同大家一...

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问: 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济群法师答: 关键...

天上福报虽好,但终归要堕落

比人类条件更为优越、其生存空间在人之上的是天道,天...

济群法师:慈善的精神

放眼天下,许多中外企业家都为慈善作出了表率,但是慈...

【佛教词典】宗谧

(1639~1675)明末黄檗宗僧。泉州府(福建晋江)人。...

【佛教词典】增语触

为“有对触”之对称。指与第六意识相应之意触。意触乃...

福报是用来修行的,不是用来享受

有道友问:自己从事股票业多年,感觉不务正业,但生活...

找到业障的根,才能够真正忏悔

我们出家人要做得像出家人,一切时心要在道上,要防心...

《在家菩萨戒浅说》之不说四众过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

战「痘」女孩的学佛之路

我最初与佛法结缘是因为我的同学。有一次我跟着她一起...

向阎罗王献财

佛陀曾对弟子说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无道的国王...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吗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

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

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的八大愿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往东方去,过五倍恒...

大安法师:明了因果和轮回的真理就能改命

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

佛教妇女的故事

一、观音菩萨 救苦救难 圣像金容 家家供奉: 大乘妙...

蕅益大师论出家

蕅益大师,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字蕅益,号八...

还是在于你的心

从前,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山脚下,有一位修行人在那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