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含义

济群法师  2017/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含义

《金刚经》说,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么基督教也是佛法吗?某某功也是佛法吗?如果这样理解就错了。

“一切法都是佛法”的内涵在于,一切法的本质是空性。正因为如此,在我们日常的行住坐卧中,在待人接物中,在语默动静中,在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体认佛法。只要具备空性慧,任何一个当下都能体认空性。

在禅宗公案的记载中,那些祖师的悟道因缘真是形形色色,或是被大喝一声,或是嗅到了梅香,或是听到首小曲,结果就在那个当下开悟了。因为空性是无所不在的,所以才有“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无非中道”之说。否则,翠竹怎么会是般若,黄花和中道又有什么关系?

正因为空性无处不在,所以才随处可以体认,而不是必须在禅堂中,在法座上。当然,开悟一定离不开之前的座上功夫。也正因为功夫用到家了,并且绵绵密密,从不空过,才能延续到座下,在某个契机被一击而中,豁然开朗。

这也说明,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关键是在认识本身,而不是在认识对象。学佛,是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以此替代我们原有的、由无明我执建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只有看清世界真相,才能体会到,一切法都是佛法。

所以天台宗认为,无情也能说法。你看外边鸟语花香,春夏秋冬,云卷云舒,哪一个不是在说法?都在给我们说无常法,说无我法,说苦,说空,关键是你能不能领会。如果具备智慧,随时随地都能听到佛法。否则,即使听的是佛法开示,也只是增长一点知识而已,还是用不起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拜佛为何要翻掌呢

首先礼佛三拜,第一拜拜下去的时候,两手反掌,心里默...

要正确理解佛法,不要投机取巧贪快速

我们修行期间,往往会投机取巧,贪图速达,就是快一点...

为什么佛陀要制戒

为什么佛陀要制戒?为什么这个戒是十方三世诸佛都要去...

命运只是因果报应的日程表而已

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不断在种因、在结...

在家佛弟子的课诵选择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

「家」也是旅店

有紧张大师之称的名导演希区柯克,有次在苏格兰山区迷...

圣严法师《否极泰来》

一般人只知道无常是损坏、消失、死亡等消极面的现象,...

「无常」即是「无我」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学佛会越学越清高吗

问: 学佛会越学越清高吗? 济群法师答: 为什么有些...

该如何用功

问: 请法师开示修习《道次第》需要注意的关键。对于...

学佛后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吗

问: 学佛后除做好本职工作,对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

正见对于修行非常重要

学佛是为了追求解脱。那么,怎样才能解脱?解脱与正见...

【佛教词典】不生

(一)梵语 arhan。音译阿罗汉。得阿罗汉果者,不再受生...

【佛教词典】广大不寂静苦

【广大不寂静苦】 p1324 杂集论六卷十页云:云何广大不...

印祖文钞--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

虚云老和尚山居诗六首

稍得清幽处。头头总自然。 一间茅草屋。半亩藕花田。 ...

【推荐】能往生的人的资格是什么

问日: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圣严法师《调整职场EQ的好方法》

现代很流行讲EQ,身为宗教师,我并不太懂什么叫做EQ...

人生有些苦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有的人说我一辈子感到很快乐,我没感到痛苦。其实,人...

鉴真大师东渡的故事

相隔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素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推荐】何妨大肚包容

镇江定慧寺的弥勒殿有这样一副对联:眼前都是有缘人,...

清代高僧省庵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讲净土宗的祖师,已经讲...

怎样改善不如意的婚姻

问: 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现有心与丈夫和好,但...

不断忆念你的清净本性

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开始内观,开始...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昔日,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位婆罗门青...

楼上磨刀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谁不愿往上爬呢?没有衣食住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