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世与入世如何才能两全其美

济群法师  2011/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世间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很执着。因为执着就会带来痛苦,导致活得很累。于是很多人就会向往出世的超然,可是同时又不愿放弃世俗的事业和生活。如何才能做到这二者并行不悖呢?

济群法师答:在现实人生中,要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确实不易。积极入世,容易陷入对世俗的执着,结果活得很累。而追求出世,又会远离和放弃尘世的一切,感觉不近人情。这两种情况似乎都不理想。

如何才能让二者并行不悖呢?在大乘佛教中,菩萨行者的修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作为菩萨行者来说,既要有出世的超然,又要积极入世,广行利益众生的事业,所谓“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其中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以商贾富豪的身份,拥有妻子儿女,出入娱乐场所,但却能出淤泥而不染,在与社会民众打成一片的过程中,对他们起到教化和引导的作用。同时,阐说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强调“心净则国土净”,是在家居士在红尘修行的榜样。

如何才能培养出世和超然之心?在大乘佛教中,是通过对“空”的认识和体证来达成。佛法所说的“空”,不同于我们所理解的空无或一无所有。从佛法的角度来看, “空”和“有”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比如《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讲:“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都是在告诉我们,世间任何一种现象无不是因缘和合而成。换言之,是条件决定一切的存在,离开条件,我们在任何事物中都找不到固定不变的特质。所以,这种存在只是因缘假相而已。但我们因为无明所惑,无法见到世间的真相,于是就会把主观的想法和需求投射其上,觉得它就是如此,确实如此,由此衍生出许多烦恼。佛教所说的“空”,正是要帮助我们认识真相,去除我们主观赋予的种种特质。这样才能从迷乱的状态中走出,超然物外,心无所着。

了解到生命真相之后,看到很多人因为无明,每天不断地制造烦恼痛苦,就要发菩提心,生起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真相,解除烦恼。有了这样的慈悲心,就能积极入世;而有了空的智慧,就能在入世过程中保持无所得、不染着的心态。《金刚经》就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放下,同时又积极利他的经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入定和睡着有什么区别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静坐念佛时,没念多久就有睡着的...

净界法师:何谓「一心不乱」

问: 《阿弥陀经》提到,持名念佛必需做到一心不乱,...

散念佛号要做回向吗

问: 对平时的散念佛要做回向吗?应如何正确回向发愿...

生活中不能随便用阿弥陀佛的名号吗

问: 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用阿弥陀佛名号吗? 大安法师...

心识如何生

问: 心识如何生? 正如法师答: 在唯识学中,所谓心...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或问: 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

如何延长自己的寿命

问: 我以前是算命的,感觉命越算越薄了。会有自杀的...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济群法师: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问: 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济群法师答: 情,来自...

生命的美容

当今社会面临着信仰危机,更面临着道德危机。受金钱至...

济群法师:如何避免企业经营时不造恶业

问: 我发现,企业行为和佛法有很多矛盾。经商要有两...

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到底要靠什么

如何面对传统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

【佛教词典】修证仪

为证理而修行之仪则。即记录礼拜、忏悔、禅定、观察等...

【佛教词典】多人语释名

亦名:多人说法释名 子题:行筹五德具八法、三种行筹法...

佛法的大意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增进道德是佛教的戒学。戒就是...

剔除自己心中的恨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

【原文】 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偏指归极乐者,略...

身边的善知识

善知识是叫人远离诸恶,奉行诸善的善友,是每个人生活...

中山大学80名学生体验出家生活

80中大学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认识与实践公选课组...

法诚师父的二三事

据说,很多师父出家前都遇到过一些不思议事。我与法诚...

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项美德

富兰克林,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年轻时他...

当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须以改恶修善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安住寂...

如何对治念佛散乱与昏沉

学佛犹如掘井,认准一处,耐心地掘,不至得水,决不放...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个时候,彻底了...

主导生命的两个力量

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生命就像是无止境的水流,这...

星云大师《恩怨人生》

有人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何?告曰:人与人之间,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