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当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须以改恶修善

印光大师  2016/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须以改恶修善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安住寂光净土,恒享真常法乐。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救苦情殷,度生念切,故复不离寂光,垂形九界。于十方微尘佛刹,普现色身,寻声救苦,而于娑婆世界,愍念更深。其有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现之身,所说之法,各随机宜,了无一定。其现前得离众苦,将来常享真乐,则一也。

近多年来,世道人心,愈趋愈下,争地争城,互相残杀。人祸既烈,天灾又临,水旱虫疫,同时降作。此种灾祸,皆由大家宿世现生种种恶业之所感召。然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当此天灾人祸并临之时,若能发至诚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誓愿从今以后,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决定即蒙慈佑,逢凶化吉,于诸难中,不受危险。乃以现前念菩萨圣号之别业,转宿世现生所作之共业,故得常获吉祥也。诸佛菩萨,视一切六道众生犹如亲生儿女,常欲令其离苦得乐。无奈众生迷昧,不生信向,以致徒费慈心,不能获益。譬如杲日当空,普照万方,戴盆者纵立其下,亦不蒙照。过在戴盆,非日咎也。

近来杀劫弥漫,人民死亡流离,苦不堪言。南通费慧茂居士,久欲设法挽救,故特搜求唐、宋、元、明、清五朝,名笔所画观世音圣像,一百四十二尊。以最上宣纸,用珂罗版,印一千部,期见闻者,同生正信,同念圣号,同消宿现之恶业,同种菩提之善根。

须知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菩萨无境,以众生之境为境。故得有感即通,不谋而应。良由众生心之本体,与菩萨之心,息息相通。由众生背觉合尘,遂成通而不通之象。若众生一念生信,虔持圣号,背尘合觉,返迷归悟,又成不通而通之象。以故凡遇极大险难,举念即获感应。

又菩萨现身,不专现有情身。即山河树木,桥梁船筏,楼台房舍,墙壁村落,亦随机现。必使到绝地者,复登通衢。无躲避处,得大遮蔽。种种救护,难尽宣说。当看《观音本迹颂》、《观音灵感录》、《观音慈林集》,可以知其大略。

当此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若不以改恶修善、常念观音圣号以为恃怙,则欲得安乐难之难矣。即绝无灾难,亦当常念,庶可生膺五福,优入圣贤之域,没登九品,彻证大觉之心。能如是者,方可慰菩萨救苦之心。以菩萨普施无畏,故以圆满菩提,方息施无畏之大慈悲心也。《法华经》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瞋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离瞋、离痴。愿见闻者,同常念焉。

印光大师:“历朝名画观音圣像珂罗版印流通序(民二十七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教别人学佛,为何还入地狱

以下经文引自《佛说猘狗经》:原文与白话 [佛言。有...

每天坚持诵五遍大悲咒,是对应着五佛部

接下来,这个出世间功德的第三条:就是能够灭罪和消业...

为什么观音菩萨要帮助恶人呢

问: 《普门品》说,称念观音菩萨名号,若有罪,若无罪...

明一法师:打游戏是否造业

昨天有人问打游戏是否造业的问题,这是肯定的。因为我...

免除死刑的契机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由来

我们看辛五,耳根圆通。这个是在本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

情欲如水,因果轮回如堤坝

原文: 譬如长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横流。人情如水,...

现代人的报应,为什么来得快来得猛

因果报应,是宇宙间永远不会改变的永恒真理。不管人们...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向鬼神祈祷就是邪见

世间人生病或者有危险灾难等等不幸,不知道念佛修积善...

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人天之眼目。无明长夜之智炬,...

念佛三昧摸象记

原文 岁在丙午, 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 修习...

【佛教词典】法琳

(572~640)唐代僧。颍川(河南许昌)人,俗姓陈。据...

【佛教词典】信外轻毛

(譬喻)信心摇动而不决定。譬如轻毛也。本是十信位之...

悭财者世世贫穷,悭法者世世愚痴

这个悭就是耽,是爱的意思。不过耽比爱的势力更强大,...

十种容易患癌的人群

第一个是十类容易患癌的人群,如果有的话赶快改正过来...

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声佛

问: 净土主要是持名忆佛拜仟,但我们平常要上班的时...

恶口嘲笑别人的果报

佛陀在世时有位达格罗比丘,他平时住在尸陀林,以死人...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五种不净的说法

我们很多同修都喜欢给人讲说佛法,宣传佛法,介绍佛法...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

念佛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问: 我在生活中,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自警...

不能起颠倒,这是净土宗的底限

大乘佛法的底限:你可以有烦恼,你可以有罪业,但是你...

除虎记

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 时时谦虚,以礼待人,则所...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诗100首

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心净国土净

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