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菩萨的神情

济群法师  2011/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他是无限的安静。这种安静不是无声的安静,而是内在的安静。仿佛静静的大山,静到极致,却像通天彻地的声音,有着某种难以表述的震慑力。这就是三法印所说的涅槃寂静,它来自所有躁动平息后的内心,来自宇宙人生的最高真实。这种寂静不仅为佛菩萨自身受用,也会使周围的人,甚至周围环境得到净化。

他是无限的空旷。凡夫心的最大特点,就是浮躁而动荡,在各种变幻的妄想中不停摇摆。想静,静不下来;想睡,睡不踏实;想思考,无法集中精力。为什么?因为内心的垃圾太多,且从未清理。这使我们根本看不清生命的真正需要,只好用不停忙碌,用表面充实来掩盖这种茫然。忙碌的结果,不过是继续制造妄想,制造心灵垃圾。而佛菩萨因为体证空性,故能照见五蕴皆空,就像乌云散尽的虚空,澄澈明净,纤尘不染。

他是无限的喜悦。这种喜悦并非通常所说的快乐。因为快乐只是对痛苦的缓解,是建立在某种条件之上。当我们尝到某种快乐并产生执著后,一旦条件改变,对快乐形成的依赖就会落空,转而成为痛苦。所以,世间快乐都是短暂且有副作用的。而佛菩萨的喜悦是来自生命内在,是从全身弥漫而出,这也就是佛经所说的“举身微笑”。只有彻见无我的证悟者,才能使每个毛孔都洋溢着微笑,散发着喜悦。

所以说,生命美容的最高境界就是佛菩萨。学佛,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不断去除现有的不良心行,开发潜在的高尚品质。当生命不再有任何瑕疵,我们也能像佛菩萨那样,成为至纯至真的人,成为至善至美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对人生路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

以不生灭心提起佛号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

莫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

木师与画师

从前,北方有一位技艺巧妙的木师,用木头雕塑了一个相...

慧律法师《佛教心理学》

诸位同学: 九月十七号郭士范同学要我来跟大家谈一谈...

【推荐】佛珠掉了,佛心仍在

作为寺院的住持,也就是佛法的弘传者,身边总有一些弟子...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在生命轮回中,你的心是变来变去的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伤害挫折

问: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

我们有什么心念,就会产生什么力量

深信业果也是下士道的重要修行内容,其中包括见和行两...

贪到何时方能休

贪心是人类最常见的心理活动之一,即对自己喜欢的境界...

戒律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一、认识戒律的重要地位 原始佛教僧团不设立权威的崇拜...

【佛教词典】智果

隋代僧。为书法家。会稽剡(浙江嵊县)人。住吴兴永欣...

【佛教词典】五誓愿

为日本真言宗胎藏界所用之梵呗。即:(一)誓愿断除一切...

《十牛图颂》略说

要管理好我们的心,具体操作就要讲到调心,我把心比喻...

没有作乐的闲钱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他的天赋很高,七岁就能作文,...

心为何会生病

人与人之间,心门若无法打开,彼此防卫而无法以真诚的...

可否先做世间事业,然后临终才念佛

问曰: 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

素食护地球

《增一阿含经》云: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

外界是自心的投影

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境是从哪里来的?世间...

现今流行神通度人,是否符合正法

问: 现在社会上有人流行用神通度人,这种做法符合正...

印光大师文钞中有关不能往生的例子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

亲自去咀嚼

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向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够学会老师所...

观海听涛,返闻闻自性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们来到了这个,...

在乎自己的人,别人往往不在乎他

小和尚有三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从来不...

这个「我」最怕你回光返照

蕅益大师指导我们从这念迷惑的妄想转成真心: 试思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