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在大自然中

济群法师  2011/12/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德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郁郁黄花尽是般若。”老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古代许多禅者隐士都喜欢生活在水边林下。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智者们,也喜欢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去教学,从而培养出许多贤哲之士。我们的佛陀,也是坐在菩提树下悟道,而不是在现代化的教室里。

现代教育大多局限在教室或实验室,虽然培养出许多专业的人才,但身心健全的却少而又少。他们只会做学问、只会赚钱,但不会做人、不会生活,对人生认识惊人地无知。日本奥-姆真理教的信徒,大多是些高级知识分子;而李--洪--志手下,也不乏高学历者。这也说明了现代教育的失败。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孩子。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觉得很紧张,一旦回到自然的怀抱,就能体会到放松、自在。幽默是智慧的火花,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出现。而科学的灵感或修行上的顿悟,也都是是从放松中来。今天的社会红尘滚滚、人心躁动,处于其间,我们名利得失之心会日益增强。回归大自然能使人宁静,使我们的名利之心淡泊下来。

所以,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在大自然中,每天都能看到蓝天白云,听闻鸟语花香。可以在水边沉思冥想,在林中独自漫步,在草地沐浴阳光。老师可以经常带着学生参加劳动,或踏青郊外,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思考、讨论宇宙人生的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学习唯识

问: 请开示学唯识的学习方法? 惟贤长老答: 一是把...

判断是否为明师的四依法

韩愈曾经说过:术业有专攻。因此,学习任何法门都应该...

你们专注的是钱

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

怎样才能到佛学院上学?都有哪些课程?

提起校园生活,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说起佛学院的校园生...

当代僧伽的职志

一、要有求学的志向 当代青年僧伽应有的职志是什么呢?...

我们在吃掉世界

就在我们生活着的城市,每天,在无数的饭店酒楼,无数...

星云大师:为何要学习

学无止境!人生该学习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生命本身即...

古人是如何精进勤学苦读的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有很多很好的意见。《...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心中的陷阱

许多人都觉得世事难测,处处陷阱,稍不留神就落入圈套...

为什么我们经常感觉孤独

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

拜佛时应如何观想

问: 礼拜佛菩萨时应如何观想? 济群法师答: 我们在...

济群法师:乐观与悲观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佛教是悲观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佛教词典】无漏无为无漏有为

无为,为真理之异称。无漏无为,指远离有漏杂染之法,...

【佛教词典】天竺三寺

指古代印度佛寺之三种类别。古代印度佛寺就其所学,分...

证严法师:要看「透彻」,不要「看破」

常听人说:我看破了!其实遭遇困难时,应该将问题看透...

她是富有生命力的雕塑,远远看着就是一种力量

她们就像一尊静静的雕塑,用一生的光阴,静静地走过,...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

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问: 师父慈悲,弟子不知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不孝的人都很穷困

百善孝为先 我认识一位学佛医生,在临床干了一辈子,刚...

克服烦恼

有位年青人,他初进山时要求出家,老师父和他谈过以后...

看远、看透、看淡

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唯举其少分之义耳...

在道场里要懂礼仪守规矩

在道场里要尊重三宝,要懂礼仪,要守规矩。站有个站的...

让烦恼拐个弯

在崔永元所著的《不过如此》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何为「众生浊」

这个众生浊是由行阴引生的。什么叫行阴呢?就是我们内...

东林佛号与中医医理

到东林寺坐诊近半年,见了许多因念佛而身心受益的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