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要看「透彻」,不要「看破」

证严法师  2011/09/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常听人说:“我看破了!”其实遭遇困难时,应该将问题“看透彻”,而不是“看破”。看破是消极的态度,很容易走上极端,不计后果、任性胡为。

心灵被五毒覆盖极端行为伤人害己

真正看透生命的人,无论顺境、逆境都能看得透彻,内心就像一片透明清净的水晶,外面的境界尽皆映照得清楚分明,能一一分析清楚进而突破,当然能冲出重重难关。

现代人在心理、精神、观念上似乎都很脆弱,缺乏坚强的意志,走极端、寻短见的人很多,不禁令人担心。

容易走上极端的人,内心往往被贪、瞋、痴、慢、疑五种毛病所覆盖,道德伦理沦丧之下,所做的事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有位慈济志工,过去是流氓,稍不顺意就和人起冲突,耍勇斗狠、耀武扬威。在别人面前自认为是英雄,很多人看到他都要赶紧躲避,然而他的内心很孤单,尤其每次进出监狱,那种孤独的感觉十分深刻。

当他觉悟之后,回想起来才发现:当时真可怜!不会去爱人,人人都讨厌我,这样的人生真的威风吗?其实是烦恼无明障碍内心,看事情不能透彻,最终还是伤人害己。

透彻道理世间本来堪忍

寻短见的人,生性软弱,不了解人世间本来就是堪忍的世界,既然来到世上就要有毅力勇气,才能突破层层难关;若碰上挫折便不图振作,以为“一了百了”,其实是“没完没了”。我们要透彻道理,知道灵魂轮回是无穷尽的,无始无终,这辈子选择逃避,下辈子还是不得解脱。

能够面对现实的人,就能欢喜接受人生的不如意,“能知足就有快乐,懂得感恩就没有敌人”。表面上受人欺负,但是自己仍然能欢喜地逆来顺受,这种功夫才令人敬佩。

自杀业重应提振勇气化解困境

为什么有些人能有如此乐观的天性,对一些不好的缘愿意真心化解;有的人为了轻微的事,就一直钻牛角尖、活得很辛苦,自己突不破、看不开,容易偏向消极的道路?这都是过去生中带来的意识。

所以这辈子若继续累积烦恼,又想不开而寻短见,这种心态将来还是会如影随形。看看那些精神上无法安宁、有苦说不出的人,常常会习惯性的惊惶、对人排斥,这是多么痛苦。

我们要知道,自杀的业比杀人的业还重,因为自杀是毁掉父母给予我们的生命,就是除了杀人之外,再背上不孝之罪,让父母受到心灵折磨;周围的人为他烦恼、心痛,更造成社会不安,这些都是轻易自戕者没有想过的罪业。

既然能冲动去自杀,为何不拿出勇气透彻人生,坦然面对困境?只要用心去闯,都能一一化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度过难关,眼前便有更开阔的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怎么看待生病这件事

你说生病好不好,当然不好,对不对?没有一个人愿意生...

真能念佛,即是现前修行六度万行

汉传大乘法门里面所讲的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

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进一步用生病来看,病...

离开一切幻灭就是真实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在六道...

平常颠颠倒倒,临终很难有正念

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 平常就要训...

要经过很大的折磨,才能超越痛苦的错觉

每次坐计程车,司机就问:师父,你看起来没有几岁,为...

修行人有藕断丝连的个性是没办法修行的

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

1、众生之苦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爱生怖。 2、人生...

知足的人是最快乐的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无贪无求,才能轻安...

消除苦的妙方

当旭日东升,窗外的一草一木渐渐明朗,鸟声啁啾,万物...

眼盲心不盲

记得当年台东的佛教莲社是由一间木造仓库改造而成,处...

【佛教词典】受具戒请师法立和尚缘

亦名:立得戒和尚缘、得戒和尚立缘 子题:弟子看和尚当...

【佛教词典】作坛法

指密教建立修法坛所行之法轨。有一日作坛、七日作坛之...

【推荐】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

波罗奈人身贫供养因缘

佛弘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之时,那时,国中有一位大...

一时的善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唯识学把整个凡夫到成佛,把他的修行分成五个阶位:就...

惟贤法师:佛教日常生活的礼节

1、合十 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

修行很简单,大道至简

人修道,坏在一个要自己好上。什么都想要最好。比如问...

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

三种持戒之人

智者大师将持戒清净的相貌分为三种: 第一种上品持戒...

堂上二老是活佛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

智者大师把第六意识分成四种情况

第六意识它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内外的问题。我们谈谈它...

圣严法师《从火坑里跑出来》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

聪明的乌龟

在河边的草丛中,有一只乌龟。一天,当它正在美滋滋地...

无量劫造的罪很多,有没有销罪方便法

第九品《称佛名号品》,我略说一下这一品的题目。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