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济群法师《如何忏悔》

济群法师  2010/07/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始以来造下的无数罪业,应该如何忏悔?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数,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界,一切功德。”从前我所造成的恶业,周遍法界,现在我用清净的三业,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诚心仟悔自己犯下的罪业,以后永远不再造恶业,永远安守在清净戒律的一切功德上。那么,无始以来所积累的罪业,都可以消除了。

不过,忏悔的效果有好有坏,比如你今天做了一件很对不起别人的事,随便说两句道歉的话,嘴巴在向别人道 歉,心里并不自责、改过、痛恨自己,这种忏悔的效果就很差,你的罪过也许就消除不了。相反,如果在忏悔时,用一颗十分虔诚的心,对这件事感到非常地后悔,埋怨自己当初不应该那样去做,心里感到难受,忏悔时甚至痛哭流涕。这样去忏悔,效果就好,你的罪过才能消除。真正的忏悔应该表现在身口意三业上,忏悔时我的思想、语言、行为三者高度集中起来,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有悔罪的表现,这才是清净的三业忏悔。

佛教的忏悔方法大体有三种:

第一种是作法忏。僧团每半个月做一次布萨,这是僧伽自新的会议。在会上,把你这半月以来,做了哪些不应该做的事,一一说出来,作自我批评,求得大家的原谅,达到消除业力的效果。僧团的这种忏悔,有一套很严格的规定,根据你犯罪的大小、多少,来看你犯的是哪一种罪,你必须在多少人的面前忏悔,如有的罪要对十个人忏悔,有的罪要对二十个人,甚至更多的人面前去忏悔。僧团每隔半个月,僧人要做一次这样的忏悔,这种忏悔叫作法忏。

第二种叫取相忏。通过拜忏,如拜水忏、拜梁皇忏的形式,之后,你的心才能清净、安乐、轻松。不然,心里老是有一种负担。罪业的包袱没有放下,心情就会沉重。现在社会上有的人,把古代祖师制定流传下来的忏法,拿去替别人忏悔,利用这种方法赚钱,若是古代祖师看见一定要痛哭流涕。其实,忏悔本身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我也念三昧水忏,经常把这种忏悔作为自己的功课去诵,每次念的时候,还是有感应的,觉得自己无始以来真是造下不少的罪业,忏悔之后,感觉特别地好,轻松很多。

第三种叫实相忏。观罪业本空,罪业也是因缘所生,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罪;但是不要以为观罪业本空,我造罪业多少也无所谓,反正罪是空的,我可以继续造罪,但是果报是空还是不空呢?肚子饿了,还要吃饭;肚子痛了,难受的是你,不是别人。实相忏从观空着手,是一种很高的修忏悔的方法,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如果能体会罪业的实相本空,我也本空,罪也是空,造下的罪业也就消失了。但是一般人的思想境界达不到,所以还是从作法忏、取相忏下手。所谓“诚心忏悔,后不复造”,诚心忏悔自己从前所犯下的罪业,以后永远不再造恶业。

“恒住净戒一切功德”。要永远持戒,守住在清净戒律的一切功德上。佛教对一般归依弟子要求持五戒十善。具足戒的条件和要求就更高,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五戒十善对在家佛子来讲非常重要。修学佛法首先就从持戒下手,通过持戒,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去做,哪一些事情不应该做。通过持戒分清善恶,去恶从善,用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我们的人格趋向完善。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段话告诉我们,忏悔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要不断地忏悔,尽未来地忏悔。众生的业、烦恼不会穷尽,所以我的忏悔也不会穷尽。忏悔的念头一个接着一个,永远没有间断。用身口意清净的三业,不知疲倦,至诚恳切地修忏悔。

要记住,在我们的修行中,要经常忏悔,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清净的人格,才能使你在修学佛法上有所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生不起惭愧心和忏悔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生不起来惭愧心和忏悔心,请法师开示。 宏海...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 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

未生恶业令不生,这是最高的标准

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

一位开火锅店女老板的忏悔

我开火锅店开了十几年,没学习传统文化之前,不知道珍...

这个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希望消灭它

丙二、具足五缘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立定...

忏悔的前提必须要有惭愧

惭愧和忏悔,是佛弟子的初门,也是很必要的,就是一直...

拜经拜忏能使身体健康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都摄六根打禅七》知道了拜经在打七...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

今天,我和大家谈一谈修学佛法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

心非永恒、非断灭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率先提出意识流之说,认...

心态的健康与否,关系到人生的苦乐

从通达空、无住入手,烦恼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 学...

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要靠什么

如何面对传统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

【佛教词典】十普门

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断惑普、入法门普、神通普、...

【佛教词典】慧琳音义

(书名)本名一切经音义。西明寺慧琳法师撰,故称为慧...

免除死刑的契机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

至易至殊胜的净土法门

世人往往以为简易的东西比较不值钱,殊不知对人至关重...

帮助弱者

在这世上有很多弱者,他们需要帮助。佛在世时,特别关...

修净土的正经和副经

此前,我们把《西方合论》作了一个刹土门,就是各种净...

圣严法师《禅--人类意识》

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

善导大师睡眠念佛法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

念佛怎样才能达到成片

问: 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 成刚法师答...

如何面对当前纠结的婚外恋

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询问,如何面对当前纠结...

不说最后一句话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贵的餐厅里,一直抱怨这...

不听、不说、不传

语言,不仅是人类文化留存、发扬的重要媒介,也是人际...

为了半偈而舍身的故事

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释迦牟尼佛说:弥勒发意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