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禅--人类意识》

圣严法师  2010/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三个彼此相关的名词。

‘心’,有真、妄。妄心是指烦恼,真心是讲的智慧。所谓妄心,即是人类的意识作用。而所有人类的意识作用都是主观的,有利害、得失的判断或观念,都不是真的,所以叫烦恼。唯有离开意识的作用,外在的环境和现象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加上自己主观的、判断的,那才是真的,才是智慧。也就是说,离开自我中心及主观判断之后,存在于纯客观的状态,才叫智慧,亦即是真心。真与妄,两者的心理活动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在于有我和无我。

妄心,又分成含有分别执着的意念作用的‘意’,和没有分别作用的、生命的主体或本体的‘识’。也就是‘意’识和‘本’识。

一般常识或心理学,只承认人类及高等动物如象、马、牛、猴、狗等有意识的作用,而否定低等动物如毛虫、蚯蚓等也有意识的作用。但是,由佛教的立场来看,则承认它们都有意识的作用或识的本能。高等动物,有分别的意识作用以及生命持续的本识,具备两个层次的识;低等动物虽然没有分别的意识作用,但它们确具备基础的本识,否则便不可能成为流转生死的生命。

佛教的主要目的在度人,要帮忙人类去妄识而存真心,去烦恼而证菩提,以修行而使意识的作用变成智慧,也就是去意识和本识而仅仅存下了智慧的真心,不受业力影响而得自由、得解脱。能够体验到真心即是智慧的作用,那就叫作‘开悟’。

佛教既然把识分成本识和意识,本识是一切的人,一切的动物,甚至最低等动物都有的,而意识则是由本识而产生的,所以由本识基本的立场来看,众生是平等的。因此,佛教的慈悲,除了要救济人类,还要帮助所有有识的众生。

二、禅宗对意识的看法

禅宗通常不用意识这个名词,经常所用的是‘心’字。他们讲的佛心,是指的真心,是智慧;而他们讲的众生心,是指的妄心,是烦恼。

禅宗的目的是明心见性。明什么心?见什么性?明真心,见佛性。众生的心,由于有自我的意识、自我的立场和自我的观点,便不能客观,所以是黑暗的。明心,就是脱离自我中心以后所显露的智慧,即是真心。真心显现后,才能见到人人本具、众生皆有的佛性。

由禅宗的立场来看。通常不管是真、是妄,都叫作‘心’,不叫‘识’,也不叫‘意’。因此,禅宗的语录等文献,都是在讨论‘心’的问题。对于一个还没开始修行的人,他心里是不安定的,心里的不安定则表示有烦恼,发现有烦恼时就希望能够从修行的方法上得到帮助。这个修行的方法叫作安心、息心、澄心、观心,这些都是从妄心着眼的。在这次你们为我的演讲而作宣传的广告上有‘初心’二字,是指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菩提心的意思就是智慧光明的真心。

因此,只有理解禅宗的人才能知道禅师们在不同场合所讲的同一个‘心’字,是指的智慧心呢?还是妄念心。在修行的过程中是属于妄心,而修行的目的则是真心。所以,不论是基础、过程、目的,都可用一个‘心’字来表达。

但是,西方的心理学仅仅用 consciousness(意识)一个名词,就没有办法说明佛教整个过程里边的那个‘心’字了。西方的心理学以及一般人所了解的意识,对佛教的所谓真心和本识就很难说明。有智慧者的心理活动,是不是也叫作意识?已经得到解脱的人,在以无私的、无我的智慧如实地反映之时,如果还是叫它意识活动,那意识的定义就可能变成很含糊了。如果一定要把解脱者的智慧和一般人的烦恼都叫它是意识作用的话,那就应说成清净的意识和不清净的意识才好。

三、如何处理意识的问题?

西方人处理自己的问题时,大概是从了解和分析自己的问题做起。禅的方法,则是教我们摆下自己的问题,才是真正地处理了问题。如何能摆下自己的问题?初步的方法,就是多为他人而少想自己。助人解决问题就是慈悲,慈悲从哪儿来?从菩提心来。发菩提心的第一步,就是放下自我的私欲,解救众生的苦难。当你努力去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时候,你自己的问题也会同时消失。自我中心的渐轻渐弱,就是去妄心而明真心的过程,也就是转烦恼而成智慧的过程。

心理医生对待他们的病人,可能要问很多问题,病人在和心理医生谈过一次话之后,可能觉得已把问题解决了。但是,过了几天,他们还会再来。严重的病人可能看了几十年病,还是需要看心理医生。但是,对禅者来讲,不需要知道人家那么多,如果了解他们主要问题在那里时,根本不需要知道他们问题的背景是什么,只要告诉他们一、两句话,他们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所以比较省力。

用禅的原则处理问题,只要是观念正确,原则清楚,便能多多少少的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所谓原则,便是不一定要正面的来给他解答问题,最好是让有问题的人自己来面对它,或者是干脆让有问题的人不管那问题。

如何面对问题?即是告诉自己:任何事物、现象的发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们不须追究原因,也无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对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紧的。如果面对它亦无法解决,或不可能设法解决的话,则干脆不去管它。那就会不了了之,不了即了。

因此,禅宗的祖师们,对弟子们的接引和问答,往往都是答非所问,或者是根本不答,或者以动作来协助他们。

曾经有位禅师,见到一位求法的僧人推门求见,他便把门立刻关上,一连三次都是这样。到第四次时,那位僧人用快动作把门推开,禅师亦以快动作把门关上,正好把那僧人的腿给压断了。本来他是要去问开悟的方法,当腿子被压断时,他已经什么也不需要问了。

另外一则,是关于马祖和他弟子之间发生的故事:有一天,有位僧人请示马祖:‘能不能请您把菩提达摩从西天(印度)带来的是什么告诉我?’马祖说:‘我今天没有这个心情,你去问智藏师兄吧!’僧问智藏,智藏说:‘我今天头痛,你可问怀海师兄去!’僧问怀海,怀海则说:‘这我倒也不会了,你还是去问马大师吧!’僧人又回到马祖面前。马祖骂道:‘你真是个笨蛋!智藏的头发是白的,怀海的头发是黑的。’就这样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从修行的方法来说,禅宗为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离念的方法,另外一种叫观想的方法。以上所举的两个例子,是属于离念法,又叫不立文字的顿悟法,也就是不必通过经验、知识、思考、学问的过程和努力,只要当下把自己放到时间与空间之外,把自我意识的屏障全部抖落,赤裸裸的,一丝不挂的,那就叫作‘心无挂碍’。那也就是‘不立文字’的‘直指人心’。

第二种是所谓观想的方法,是用转移意识的焦点,或把意识专注于某一句话、一桩事、一个点、某一个念头。例如用数息观,是注意呼吸的出入,以及呼吸的数目,或者注意小腹蠕动;有的是注意念佛时所念的佛号或菩萨圣号;或者是观想人的身体,从死亡、经腐烂、而到只剩一副白骨,到最后,骨头也没有,只剩下白光。用这种观想法,也可以使人的烦恼和意识渐渐沉淀、澄净,而渐渐产生智慧。

所以禅的方法,跟心理医生或精神病医生的治疗方法不一样。但是,有严重精神病和心理问题的人,可以用打坐的方法作为辅助治疗;却不可希望从治病而要求达到开悟的目的,否则会引发更严重的精神病或心理的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判断发心的正与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如何防治禅病

人身四大所成,生老病死人人难免。人的一生就是被老病...

圣严法师:忙人的修行方法

有人问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来修行? 就...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

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怎样修六波罗蜜

问: 末学学佛知识浅薄,以六波罗蜜布施、忍辱开始,...

防止着魔

不修行,有着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着魔的时...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

顺境要用行力,逆境要用忍力

印光大师说:我们菩萨六波罗蜜,其实只有四个法门,就...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圣严法师《谣言止于智者》

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项不妄语戒,意思是指不说任...

圣严法师《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

圣严法师:不贪着禅定之乐

修习禅定的人,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于...

圣严法师《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多少...

【佛教词典】义语

【义语】 p1239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义语者:谓所说...

【佛教词典】五种法身

如如智等五法身:   一、如如智法身 证如如之理之实...

「无色界」是什么意思呢

无色界天的人:就是修禅定的人他达到色界第四禅的时候...

【佛学漫画】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的故事...

印光大师《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

甚矣近世天灾人祸之频数,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惨也。岂天...

圣严法师《找到生命的价值》

经常有人向我诉苦,说他们自己这一生好象是白活了!不...

给自己留些余地

《韩非子说林》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桓赫的雕...

在整个五根当中,耳根是其他诸根所不能及的

纵令在梦想,就是说即使你在睡觉,处在一个梦想的做梦...

谛闲法师法语集

在宁波天童寺讲法华经上堂法语 (师拈拄杖云。)光照东...

佛陀为何要示现「纳妻相」

四、纳妻相:经云: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性别》

很多人想知道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是印度人还是中...

大安法师: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

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

船子和尚与夹山禅师

这幅图描绘的是禅宗极为有名的公案,说的是唐代夹山善...

大安法师:做不到的就全交给阿弥陀佛

我们因无明的烦恼没有断,俱生我执坚固,会有什么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