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求地藏菩萨满愿快,是什么原因呢

梦参老和尚  2021/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求地藏菩萨满愿快,是什么原因呢

【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摩诃萨所。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

“善男子”,是佛称呼无垢生天帝释。佛对无垢生天帝释说,假使有这么一个发善心的、想求解脱的男子,他在求解脱的时候,去求弥勒菩萨,或者文殊师利菩萨(妙吉祥就是文殊师利菩萨),或者是求观自在菩萨,或者求普贤菩萨,不止求一个两个,像恒河沙那么多的诸大菩萨摩诃萨。

那么多的菩萨要求好长时间呢?求了一百劫。你要是至心皈依这些菩萨,称名、念诵、供养,那么,不如“于一食顷”——一食顷就是吃顿饭的时间,“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那么他所求的愿,能够迅速地满足,不需要一百劫那么长的时间。

佛还怕无垢生天帝释有所怀疑,就重新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这样说呢?这是校量功德,拿地藏菩萨和弥勒菩萨、文殊菩萨、观自在菩萨、或者是普贤菩萨相互比较。要是比较的话,求地藏菩萨愿满足快一点儿。什么原因呢?

【所以者何。地藏菩萨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令诸有情所愿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如是大士。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久修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是故汝等应当供养。】

“所以者何”,就是征问的意思。因为“地藏菩萨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令诸有情所愿满足”。就像如意宝珠似的;就像前头所说的伏藏,他伏藏无量的愿心。因为这位大士——地藏菩萨,“为欲成熟一切有情,久修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他修的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超过前面所说的弥勒、妙吉祥、观自在、普贤。

“是故汝等,应当供养。”这句经文我们多解释一下子。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乃至于观世音菩萨,这四大菩萨是我们最熟悉的——我们所学的法,在此土说,就是娑婆世界,不是弥勒菩萨就是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

为什么佛拿这四位大菩萨来比较呢?因为现在我们讲的是《十轮经》,不是讲《大般若经》。要是讲《大般若经》,只有妙吉祥菩萨,只显文殊师利菩萨。如果讲《弥勒上生经》,只有弥勒菩萨。现在我们讲的是《十轮经》,所以在讲哪部经的时候,佛都要推崇哪一位菩萨,拿其他菩萨来比,这就是显,使你生起殊胜的心。因为众生的心,分别心特别重。哪一个功德大,他就找哪一个,他是这样想的。

其实,求人不如求己,你应懂得这种道理。地藏菩萨跟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相比较,哪个功德大的?文殊菩萨已经成过佛,现在还是佛,示现菩萨身的;观世音菩萨也是过去成过佛的,都是古佛。但是在凡夫心中,我们会生起分别心。在讲这部经的时候,佛特别推崇地藏菩萨,说他愿力坚固,大悲心猛;观世音菩萨,他是大悲观世音,大悲心是一样的。因为我们现在学的是《十轮经》,所以佛特别推崇地藏菩萨的功德。

地藏菩萨所度的众生、所去的地点,度众生的处所是地狱,是三恶道。这一点就很殊胜。难道观世音菩萨不是吗?我们放焰口的“面燃大士”,那位饿鬼不是观音菩萨化现的吗?佛佛道同,并不是阿弥陀佛比释迦牟尼佛高,也不是药师佛比释迦牟尼佛高。如果没有释迦牟尼佛,我们也不晓得什么叫《药师经》、什么叫阿弥陀佛。

有人念了阿弥陀佛,把释迦牟尼佛都忘了。有人只晓得阿弥陀佛,连释迦牟尼佛都不太熟识。佛是不会有嫉妒障碍的,跟凡夫不一样。我们会说:“我介绍给你,你竟然把我忘了,你只念他,不念我!”那不叫佛。

我的意思是说,在读诵这部经的时候,“至心归依、称名念诵、供养地藏菩萨”,因为地藏菩萨坚固的愿,勇猛精进,超过弥勒、妙吉祥、观自在、普贤。佛也是诚实语,佛不会说假话的。

但是在这部经里头他特别突显地藏菩萨。要是讲《地藏经》,连文殊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也都赞叹地藏菩萨。要是念《普门品》,你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那么多的菩萨,不如一食顷供养观世音菩萨,意思都是一样的。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座的道友有念《普门品》的,也有念《普贤行愿品》的,如果这么一说,以为只要念《十轮经》就可以了——因为地藏菩萨的功德那么大,都超过他们,那就错误了。菩萨是一样的,功德都一样。这个菩萨,我们学到他一点点,就够受用成就了。

梦参老和尚《十轮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祈求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

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

受持少法就能获得很多福德的修持法门

昔时,佛在海龙王宫,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众多大菩...

诵持楞严咒者是植种大善根之人

楞严咒是佛顶光明聚集,化身如来所说的神咒,因而极具...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

至心精进,何愿不得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

供养地藏菩萨,所住的地方就能得这十种利益

这些未来和现在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

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当知此人唯得大利

往生者顿然跟佛的境界相同。这个净土法门它很强调一念...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

你内心有德,求什么就有什么

人们常常忽略心念,修养内德,如果你内里有德,不求名...

为何佛弟子把吃素看得那么重要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

地藏菩萨最初的发心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

【佛教词典】华鲸

(物名)梵钟之异名。华者,喻其庄饰。鲸者,譬其声也...

【佛教词典】大庾岭

为通往岭南的五条要道之一。位于江西大庾县南,广东南...

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当你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着,闻...

如何如法的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你这句佛号从哪里来?从心而起,从我内心...

我们对娑婆世界的贪爱执着与对治的方法

我们对娑婆世界的贪爱执着有两块: 一个来自于色身,来...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絺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智慧越高越不贪婪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非常明白自己真...

心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感。幽默不是能言善道,幽...

阿弥陀佛的因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经文】 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①大众...

当众生得益的助手

他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从前,有一个非常强壮的伐木工到一位木材商那里找工作...

道香应自苦修来,法远禅师的修行故事

写这个故事之前,踌躇了一下,因为这种故事不一定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