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梦参老和尚  2021/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优婆塞戒经》这部持五戒的经说报有四种报:

第一种是现报,也就是你今生做的业,现就受报,现世现报,现在这个时候做的业马上就受报。

第二种是生报,今生不受了,转一生,现在做的业今生没有受,那就等来生受。

第三种是后报,今生做的业要经过三生、四生、五生或多生以后才受报。

第四种,有些做的业并没有报。什么业呢?像我刚才说的,说人家是龟儿子,那是无意的,虽然他自己恶口,对别人没有什么损害,只是说话占人家便宜,像这样不会受报。同样的,我们有些做的业不够——善业得有程度,无记业就不受报,不记善、不记恶。

详细说起来这个报太复杂了。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有的是将要受报的时候他改了,而且特别地猛利,补过补得特别强,因为把业转了就不受报。报不定报,就像我们念地藏王圣号,或念一部《地藏经》能得到好处,明明该受报的,转了。只是自己还不知道,平平安安地过这一生。不知今生要受什么报,但由于求佛菩萨加被、修行的关系,得到冥报——冥冥加持,不是很明显的,但是业转了。

有一种业,你的报是非受不可,是定的,只是什么时候受,时间不定。报是定的,时间不定,因为你做的业力,这个报绝不能改,但时间能转化,也就是延到以后再来还。但这也得靠有定力、你做的功夫力。有一种时也定了,报也定了,又没有转变的办法,那就按时按业受报,绝对要受。

所以经上教导我们,念了《地藏经》、供了地藏像,就不下地狱、不堕三途,这就是转业了。本来一定会堕三途,一定要受报,但转化了。怎么转化呢?一者是地藏菩萨的加持力,一者是恶习改善习,你这个报就可以不受,两种结合。

还有我们正做业时,想杀害他,做到一半后悔了,那么这个报轻微了。

【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是故汝等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

这一段话是释迦牟尼佛嘱咐四天王说的,说你们要护持一个国家,使这个国家没有危难,护持每一个人不令他迷惑、造业,千万别让造业的众生,让业来迷惑他。假使他受到业的迷惑,不知业的因缘怎样产生,不知怎样流浪生死,报是怎样受的,你们也要跟他说。

这是嘱累四天王向众生说的。说这些众生做了那些业因,将来要受报的,这个报属于“华报”,完了一定要下地狱。华报就是现生受的转了,之后,你的业没有转重时,还是照样受。华报如欠命还命、欠债还钱。

还有另一个罪——这是附加罪——你一定得下地狱,地狱出来或转畜生,或转饿鬼六道轮回,这是华报,受完了要受地狱的果报,一到地狱就经无数劫了。

所以报的因缘很复杂,众生之所以在六道中不停轮回,受的时间长的原因就在此。生天了或又到人间,因为有福报的关系;你的福尽了,在人间没有做善事,新的福还没有造,又造了新业,那么你的福报尽了又堕下去了,又去流转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凡事推因验果,皆可论及过去与未来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人爱拿自己的长处去揭别人的短...

经常这样去想,就不会怨天尤人

有时我们认为是冤枉的业,是法律不公,或者处理你这件...

阎浮提众生的业感差别

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三业能感得百千种报应。有现报,现世...

【推荐】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么不平等

我们有些个道友财富很大,无忧无虑,什么烦恼看着都没...

佛经中关于邪淫的果报和戒淫功德

节选自《欲海回狂》(白话) 清周安士著,是被印光大师誉...

福报不够,干起坏事无比顺利

真正有福报的人,在做不如法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不...

印光大师:佛菩萨也不出因果之外

佛之所以成佛,常享真常法乐,众生之所以堕地狱,永受...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原文: 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者,谓父母于子,宿世有恩...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诸佛菩萨对众生平等,但感应为何有差别

诸佛菩萨他对众生说法的时候,他是平等的。但是由于我...

这四种行业的罪业无量无边

【善男子。譬如有人压油为业。一一麻粒皆有虫生。以轮...

供养的时候,天上的宫殿也给你修好了

我们做善事没有根,这回做了,下回可能不做,做一做也...

佛国之土本无秽无净,只因众生心分别故

问: 您曾于鼓山法界学苑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

【佛教词典】十界真实

天台宗论十界之性(法体)真实与否之题目。又作十界权...

【佛教词典】受乐

【受乐】 p0724   瑜伽三十五卷十九页云:言受乐者,...

一念虔诚 因小果大

有一回,佛陀来到全是婆罗门种的一个国城。城主听说佛...

何谓「等觉」、「妙觉」

我们看等觉菩萨。 等觉亦名一生补处。谓所证觉体与佛相...

六种败夫的女人

女人要学做聪明的女人,懂得男人的进退,也懂得给自己...

醉翁受五戒得解脱

佛陀时代,距只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

禁止杀生可获十种功德

《大方等大集经》:休息杀生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

般若波罗蜜远离一切苦恼衰病

复次,世尊!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

功德宝山神咒的功德

功德宝山神咒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吃肉把尸体和绝症一起吃下去

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水准提升,许多文明病也应运而生。...

为何把佛、法、僧称为宝

佛宝、法宝、僧宝称之为宝,略有六义:一希有义,二离...

包容才能成就美满人生

林则徐有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

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摄大乘论》把六度分成两块:一个叫圣人的六度,一个...

五百彩女闻法记

在佛世时,舍卫国有一条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庄,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