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人应警惕的十大问题

2012/08/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法不契机、择法不当:三藏十二部部部是经典,八万四千门门门通圣道;药无贵贱,中症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修才会受益。

二、执理废事、不重实修:有时间呼吸就有时间修行,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会,都是佛法,其中都是智慧。法在书本里,道在屎尿中,修行在呼吸间。理悟不等于事悟,正所谓一念相隔万重山,佛法要靠实践去检验。

三、褒已贬它、自命不凡:常看别人的缺点是不会产生智慧的,那只能是自寻苦恼,智慧是在单纯地观察自己内心中产生的。如果总看别人都是凡夫,自认已大彻大悟,最终受害的只能是自己。

四、感应着魔、以假当真:尽管“假做真时真亦假”,但毕竟假的总归是假的。修行不能有所求(求开悟等等),智能不会从欲望中生产,它是在修行如法时自然生出的,也就是本来就有的。因为我们常去干涉它,所以不能显现。

五、心外求法、依师靠祖:如果别人能救你,那么佛早就将众生度尽了,何苦费那么多的口舌?出世间法与世间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出世间法是内求法,世间法是外求法,即出世间法是求自己,世间法是求别人(物)。

六、法不专一、修学多门:对未开悟的人来说,读书是在寻路,即寻找修行的方法,找到方法后要身体力行才对。佛法不是从书本中得来的,整日埋在书堆中是不会产生智慧的。既使你了解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法门,如不择一老实修去,也不能到达智慧的彼岸。世上没有同时走两条以上的路而到达目的地的方法,哪怕走点儿弯路,只要坚持,最终也能到达。

七、两德不分、以福为功:善行培福,莫以为道;外求是福,内求为功;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还能保你吗?

八、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慢功出细活,欲速则不达;业非一时消,道非一日成。不论用何种方法,直接单纯地观照内心,不论何时、何地、何事都尽力如此,一定要有极大的耐心和长远心,久而久之,智慧将不期而至。

九、好为人师、自以为是:启功先生诗云:学高人之师,行正人之范;愿我百无成,但患人之患(孟子曰: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真为人师应自敢承当,良医门前多病患,何况好者不自知?

十、自己未度、急于弘法:佛经云: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自己未见本来,弘扬的是何法?当心好心做了害人害己事!当然,接引他人入门,未偿不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放下修行中的虚容

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不代表一个人的智慧;放下...

孝顺心,是学佛的第一步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你想一想,我们无始...

昌臻法师《做人的基础 学佛的捷径》

佛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中国近代少见的高...

炒股障碍修行

张居土学佛很精进,十几年如一日,严持戒律,诵经拜忏...

用功和修行

今天讲一讲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为很多同修都在问,...

如狼守斋的故事

在我们出家人的广律(藏经里面的广律)上说一件事。这...

出家人有31件事可称作不祥

一、佛前安坐受人礼拜,不祥。 二、佛前骂人,不祥。 ...

达摩大师「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达摩大师来中国以后,为了教育其弟子创立了达摩禅,还...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突破障碍,超越自我,舞出生命

引生修学的动力,就是所谓的精进。有些人刚开始学佛是...

堕落到畜生道的业因

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在这个无边无际的法界中,生...

财富的来源是布施

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

佛弟子不能吃肉的经典依据

《大乘入楞伽经》 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

【佛教词典】作余食法十五种

亦名:作余食法十五缘、余食法十五种、残食法十五种 子...

【佛教词典】自恣缘起

子题:共住受哑法、受哑法偷兰、不得受不语法、不语法...

要聪明多食素,素食者智商高

食素已在世界各地流行,有些人是从健康的角度选择食素...

放下心中千斤重担

居士们的心都是负担很重,每天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好像...

没有烦恼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

我们的功课是什么?我们的功课是放下。做了就放下。不...

善男子的三种具足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当时...

宝筐镜影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

被富贵逼落三途

朱元介,名之蕃,明代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官职做到礼...

勿以贫贱而轻视小的施舍

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游历传教,一日于林中树下静坐,头...

坐在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

问: 早晚我坐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因早上三点起来...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人生在世,为贪恋财色名食,汲汲营营。时刻不断,争名...

如何佛化家庭

问: 如何佛化家庭? 了幻法师答: 所谓佛化家庭,即...

「一心不乱」应该怎么解释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

念佛虽易,殊不知为真实出生死之要路

【原文】 念佛虽易,世人不知,都轻视为寻常,殊不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