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的业障消除了吗

2012/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人似乎比较喜欢形式,比如诵经要讲数目,佛号也讲数目,放生要讲金钱,布施也讲金钱。论坛上有人诵地藏经三千部,那是很了不起的,每部地藏一般要诵1个半小时。而有些人把工资除了维持日常外,剩下的就是拿来放生了。每年放生好几万,救命无数条。那么业障消除了吗?业障消除的标准是什么呢?

很多人诵经,因为求婚姻,求孩子,求爱情,求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而且也真的达到了。八苦中求不得是一种业障,但是求得了,不代表业障消除了。很多人说,我诵经很多部,参加法会无数场,参加灌顶无数次,放生无数人民币,业障应该消除了吧。先讲个故事,当年梁武帝问达摩:“我一生建寺无数,斋僧无数,该有功德吧。”达摩说:“实无功德。”为什么实无功德呢?功德不能向外求,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向外求的,是福德。所以说梁武帝没有功德。

菩萨不会和凡夫算账,也没有说过说你念多少部我消你业障。当然,能诵三千部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起码要有很强的定力。业障和你读诵经典多少没有关系,礼拜的数目没有关系。跟你的心有关系。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出离心就会升起。那么你的贪心,执着就会慢慢减少,起码的你看淡世间的物质的执着,情感的执着。如果你学佛了,抓着佛法紧紧不放,世间的物质情感名利也放不下。说明你的业障并没有消除,因为学佛修行要的不是抓,而是舍。有的人学佛,不过是为了现世过的更好,根本不想出离,那么你不是修行佛法,不过是在修行世间法。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智慧就会升起。智慧是每个人本有的,不用向外而求的,书本不会给你智慧,经书乃白纸黑字,如何度人出离生死,只啃经书,不肯从心底下功夫,那不过是一介书生罢了。修行是用在刀锋上,是在烦恼,是非升起的那一刹那,看看你能不能觉知,降伏。有些人虽然懂了三藏十二部经典,懂了各种名词,但是当下的烦恼却降伏不了时,只能说明我们都是研究佛学,不是学佛了。研究佛学不能减少你的业障。时刻观察自己的念头,让智慧升起,这就是学佛的根本。而不是天天啃书中不肯出来。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慈悲心就会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无法慈悲,因为执着于一个我,我执障碍了我们的慈悲。很多人虽然啃了很多经书,也知道了慈悲的含义,但是慈悲不是嘴巴上讲讲就过去的,而是真正实行的,才能发觉自己够不够慈悲。是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别人,甚至逃避自己的责任呢。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菩提心就会生起。三世诸佛都是因为发了为众生离苦得乐的愿力而成佛。菩提心就是不忍众生苦的心,你发愿去救他们出苦海,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拔苦海众生出离苦海,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精髓,佛教徒应该发菩提心,但这种心不是嘴巴念念“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就是的,而是要切实的去实行的东西。我们诵经时也懂得回向法界众生,但是也许“法界众生”对我们来讲只是四个字,简单念过而已。因为菩提心还不够。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的恭敬心就会生起。业障凡夫都是看自己很了不起,看大家都是凡夫,唯独自己是菩萨的。而真正的菩萨,则是看自己是凡夫,看别人都是菩萨。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很有修行,这说明我们业障并没有消除,只有看到自己没有修行时,那时你的业障才减轻。佛经中记载,有个常不轻菩萨大家知道吧。

如果你本有的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恭敬心,智慧都生起的时候,说明你的业障在减轻,如果学佛后,你越执着,越我慢,越贪心,那说明你的业障还没有减轻。为什么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是本有的呢,本有就是我们本来具足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具足一切,只是自己被障碍,蒙蔽住了而已。修行就是要露出我们的庐山真面目,去除我们的执着,妄想,分别,那如来藏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刚信佛时很灵,信久后为何就不灵了

有好多信佛的人,感觉信三宝很久了,却没有得到感应。...

【推荐】如何知道罪业已经忏悔干净

怎么知道我已经如法地忏悔干净了?这有判断方法,我们...

业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业是因缘生吗?本性是空吗? 大安法师答:...

不精进,业障很重该怎么办

问: 弟子不精进,业障很重。 梦参老和尚答: 你自己...

除了自己的业障,共业也是要忏悔

忏悔业障非常地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我们开阔一些讲...

印祖因念佛痊愈眼疾,而对净土起信

印光大师出生六个月大的时候曾经患过比较严重的眼病,...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

业的四种对治力

如果我们造下定、不定业,是否只能被动地感受果报呢?...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海鲜的饲养内幕

据媒体报导,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在北大演讲时,...

身体不能自主的时候要靠谁

我们学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须心口如一。比如我...

牛奶背后的苦难

想象一个生命,打从出生起直到死的那天,被对待像一台...

佛教报恩孝亲谈

虽然社会上也还不断上演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等有关佛教报...

【佛教词典】一心

梵语 eka-citta。指真如、如来藏心。(一)即宇宙万有之...

【佛教词典】我法二执

我执与法执之并称。又作人法二执、生法二执。略作二执...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此句出自度门神秀禅师的示众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会被福报所害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

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

圆瑛法师:多念几声佛

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

从球赛中可以学到许多做人的修养

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运动更可以训练一个人学习如何做...

修净土法门获得真正的长生不老

世人想求长生,殊不知修净土法门正能获得长生不老。 昙...

如何面对不公平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活得越久,站得越高,看得越清...

做事要选好目标

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

证严法师:时时心存善念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份很清净的本性,这也...

信愿法师《生死之解脱》

没有生命,一切希望,皆是空谈;没有生命,一切理想,...

造业容易,等要忏悔灭障,就要付出百千倍

在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

不要被爱情冲昏了头

要认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好像愈来愈不容易,有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