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不敬论说师长长短的果报

2012/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论说师长的长短。那么他们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

佛陀告诉阿难说:若是将来有比丘,对老师或和尚,不起恭敬心,论说师僧长短的话,这人绝不会证初果,我说他是凡夫愚痴之人。何以故?阿难,就算老师真的有过错都不应该讲,更何况老师并没有过错呢!

阿难,如果有比丘对老师不恭敬的话,有一个特别的小地狱,叫做椎扑的,他们会堕落到此地狱。生到那儿的罪人,只有一个身体却有四个头,全身都起火燃烧,形状好比出大猛炎的火堆。这堆火从不会烧完,总是烧个不停。此地狱中有一种叫钩[此/束]的毒虫,经常嚼食罪人的舌头。

这些愚痴的罪人,在椎扑地狱受完报之后,又生到畜生中,或者成野干,或者成狼。人们见到它们时,总是大声叫喊狼来了,或野干来了。阿难,这些愚痴的人,都是由于以往骂辱老师及和尚的缘故,所以看到它们的人都不喜欢它们。由于以往舌头的罪过,因此它们经常吃屎尿。

受完畜生身之后,他们投胎做人,却经常生在没有佛法的边地。由于生在边地,因此无法做一切的功德事,而经常行恶,远离善法。虽然他们得生为人,却和一般正常人长得不一样,不像个人样。由于不像父母,因此惹得父母十分憎恶。

罪人投胎做人时,经常被人轻视、毁谤、欺负。由于远离佛法,所以天生没有智慧,死了之后,很快就又堕落地狱,因为前世不恭敬布施佛法、济拔苦难的老师之缘故。

阿难,如果有人对教授师,对布施自在法的老师,对教修行法的老师,对教真实行的老师,起不恭敬心的话,就会受到这种极重的殃报。阿难,这类愚痴的人,除了受地狱等苦之外,余生还会受到无量无边的痛苦。

阿难,把所有只要听闻一四句偈的老师,名字全都写在竹帛上,经过若干劫时间,把所有的和尚和阿阇梨,全都背在背上、挑在肩上,顶在头上走,同时还把一切的音乐歌咏,来供养这些老师,都还不能完全报答师恩,都还不能称为是深敬老师的人,何况能被称为是敬法的人。而必须像我前面所说去做,才能叫做敬师者。

阿难,不是有无量无边供养的东西,才能供养老师的。

阿难,未来世很多比丘,读过这部经之后,还对老师及和尚不起恭敬心,这是不修正行的人,经常会说老师和尚的过失。阿难,我说这种愚痴的人,会受很多的痛苦,将来一定会堕落恶道的。

阿难,如来在世的时候,都已经告诉过你们,那些是正道,那些不是正道。也跟你说了,将来世的比丘,造了什么业会生到那里,会得那些果报。因此阿难,我教你们要常起恭敬三宝的心。

阿难,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生起恭敬尊重的心,就会得到无上之法。所谓爱慕尊敬诸佛世尊,敬重佛陀所说之经法,深深爱敬得道的诸贤圣僧,这就是修行正法的次第。

原文(出自《善恭敬经》):

世尊。若有比丘。于彼师所或和上边。不生敬心道说长短。于将来世。得何等报。

佛告阿难。若将来世有诸比丘。或于师所或和上边。不起恭敬。说于师僧长短之者。彼人则非是须陀洹。亦非凡夫。彼愚痴人应如是治。何以故。阿难。师实有过尚不得说。况当无也。

阿难。若有比丘。于其师边不恭敬者。我说别有一小地狱名为椎扑。当堕是中。堕彼处已。一身四头身体俱然。状如火聚出大猛炎。炽然不息然已复然。于彼狱处复有诸虫。名曰钩[此/束]。彼诸毒虫常啖舌根。

时彼痴人从彼舍身。生畜生中受野兽形。或野干身或受狼身。彼诸人等见者大唤。或唱言狼或唱野干。阿难。彼痴人辈。皆由往昔骂辱于师及与和上。是故见者皆悉不喜。以彼往昔舌根过故。恒食屎尿。

舍彼身已。虽生人间常生边地。生边地已。舍于一切功德之事。具足恶法离众善法。虽得人身皮不似人。不能具足人之形色。不似父母。父母憎恶。

得人身已。常被轻贱诽谤[夌+欠]辱。离佛世尊恒无智慧。从彼死已还速坠堕地狱之中。何以故。以不恭敬施法。济拔难者故。

阿难。若有人等。于教授师所。施自在师所。教法行师所。教真行师所。起不恭敬。受是重殃。阿难。彼痴人辈。自余更得无量无边苦患之法。

阿难。若从他闻一四句偈。或抄或写。书之竹帛。所有名字。于若干劫。取彼和上阿阇梨等。荷檐肩上。或时背负。或以顶戴。常负行者。复将一切音乐之具。供养是师。阿难。作如是事。尚自不能具报师恩。亦复不名深敬于师。况敬法耶。作是敬者。是名敬师。

阿难。若有无量无边供养之具。尔乃堪能供养师耶。

阿难。当来之世。多诸比丘得是经已。于师和上起不敬心无有正行。于师和上恒说于过。阿难。我说彼等愚痴人辈。极受多苦。于当来世。必堕恶道。

阿难。我向汝说我向语汝。如来在世于汝等边。已为说讫。此是正道此非正道。于当来世彼诸比丘随行何行。还生是处得是果报。是故阿难。我教汝等常行恭敬。

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生恭敬尊重之心。当得如是胜上之法。所谓爱敬诸佛世尊。敬重经法。深爱敬僧。当入是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你是属于刚强傲慢型,还是调柔寂静型

你看一个人,他完全不修无常观无我观,他在佛教界里面...

乾隆皇帝遇观音的故事

当年乾隆皇帝私下江南时,有一天来到南海普陀山,看到...

太强的自尊,会蒙蔽你的理性

【我慢】 这种那就更多了,你讲得很有道理,他就不服你...

三宝弟子的信仰守则

一、敬佛 (一)坚信佛陀为无上圆满正觉,毕生以佛为师...

福报与相貌都很差,如何克服卑怯的烦恼

问: 弟子觉得自己福报与相貌都很差,与人交往时常感...

万物皆可为师

在印度,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古鲁即将去世,一弟子向他求...

只要具足品德,鬼神都恭敬

唐朝时,五台山有个僧,法号必救,德行好。阎罗王都很...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逛商店...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

修行贵在无生,发愿往生岂不违背无生之义

【原文】 客问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

念佛即是涅槃门

《心经》里就是讲涅槃三世诸佛的。怎么叫涅槃?涅槃就...

【佛教词典】顿大

指华严经。顿,顿教;大,大乘教。以华严宗之观点而言...

【佛教词典】覆钵法

亦名:与覆钵法 子题:十法应与覆钵 济缘记释云:“此...

在十月怀胎中,为胎儿增福改业

胎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往往被忽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

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 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

八种开发智慧的方法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

星云大师《感应的原理》

有个信佛的老太太早晚课都按时做的,也回向给众生,自...

信息时代的修行违缘

在西方传播学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学者把电视观众称为沙...

惟贤长老《建立信仰并学菩萨》

一、建立信仰 你们参加法会做义工,你们都有信仰吗?...

「精進」有十种利益

精进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

【推荐】糟糠之妻不下堂

糟糠之妻不下堂是我国古代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意思是...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出轨的配偶

问: 比如说,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人,其配偶曾经受现...

念佛法门了生死之易

唯念佛法门,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若具真信切愿,...

如何在安逸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问: 如何在安逸的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梦参老和尚答:...

人一忙起来就会糊涂,过去的习气种子就会起现行

前面第一段讲的是凡夫众生求取世间的声名,到最后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