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必须以戒律为基础

2013/08/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必须以戒律为基础

戒律是佛教徒的行为规范。戒是防非,也就是禁止作恶的意思,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是犯罪前的规劝,律是犯罪后的惩罚。例如蛇行是曲,入管自直,这是戒律的功用。律是法律。无论做什么事,要合乎规律,所谓“无规矩不以成方圆”。不能随便行动,妨碍他人自由,侵犯他人利益。

任何人一入佛门,都必须学戒、受戒、守戒。戒律能止恶防非,能摄众净心,能统领僧团六和敬,能保障佛教徒之间的团结,是修行证果的基础。佛灭度时告诫佛子,必须【以戒为师】。

学佛修行证果必须修【戒·定·慧】三学。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戒是戒定慧三学的基础。人若不修戒而想得到真正的智慧是绝无可能的!

《楞严经》说“戒律是佛的法身,戒律住世,如佛住世”。《涅槃经》说“若破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虚云老和尚指出,修行的先决条件是“深信因果,严持戒律”。印光大师说“律是佛法的根本”。我们学佛应以学戒入手,应从持戒做起,方能振兴佛教,成就道业。

任何否定戒律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不守戒律的教派都是邪魔外道。放弃戒律的法门都不是佛陀正法。所以学佛必须以戒律为基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净果

又《业疏》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

受持戒律的功德

世俗所说:受戒容易持戒难!确是有理,但亦在我们的善...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

雍正皇帝与佛教

雍正皇帝与佛教 雍正自幼喜读佛典,广交僧衲,深通佛理...

学佛人不必不食油盐

不必不食油盐 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无此一说,外道...

破戒的过患

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议,但是破戒的过患也很可怕,因此我...

佛法的57条正见

1.正见宝镜照妖邪,魔鬼不敢现影踪,狂慧虽有强词辩,...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按压明眼穴,舒缓眼睛疲劳

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

念佛与消业

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间的贫富贵贱、...

菜里面有蒜,把蒜挑出来,这个菜还能吃吗

问: 在外面吃饭,菜里面有蒜,不吃蒜,把蒜挑出来,这...

善导大师念佛偈

渐渐鸡皮鹤发,精神未免枯竭; 可怜老眼昏花,恰似浮云...

【佛教词典】怨亲平等

(术语)谓奉绝对之大慈悲之佛徒,怨敌与亲友同一视也...

【佛教词典】生法

梵语 prasava-dharma,prasava-dharmin。又作人法、我...

受菩萨戒的好处

你能求戒,得戒体,就能有相当的把握让你不去犯戒。如...

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有个小孩子,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

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

蚂蚁哲学

多年来我一直给年轻人传授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观念:...

开玩笑的话说多了,以后你讲话没有力量

按照蕅益大师说法,两舌、绮语、妄言、恶口,得果报的...

心律法师: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

一代时教,总一大念佛法门

【原文】 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无有一人...

上辈往生是一定要出家吗

问: 法师慈悲,请开示三辈往生条件,听说上辈往生是...

佛说不清净的布施

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

念佛与念观音菩萨的关系

观世音菩萨代表阿弥陀佛慈悲的一面,寻声救苦,拯救众...

修到什么程度才可受菩萨戒

问: 有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萨戒,自认为不够...

开悟的前提

学人立志于成佛作祖,必以开悟为入门的初步。而开悟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