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检视自我,清楚专注地活在当下

2013/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检视自我,清楚专注地活在当下

午后的阳光穿透深色窗帘,投射在云来寺的会客桌上,照映着许洁溪师姐盈满笑意的脸庞。第一次与她面对面,很熟悉却有点陌生。熟悉于她经常出现在云来寺担任各项义工工作,陌生的是这位义工师姐与法鼓山有着什么样的因缘。

谈起与法鼓山的故事,洁溪师姐娓娓述说着一段多年前的往事。“五十岁之前,我信仰的是基督教。由于我的曾祖父是基督徒,因此我的祖父、父亲,乃至我的兄弟姊妹也都是基督徒。”过去,对于宗教并没有特别的认知,做礼拜、唱圣歌是从小就参与的活动,习以为常。但是,随着年岁增长,她开始探索生命的意义,便想藉由宗教来寻找答案。

洁溪师姐深信宗教皆劝人为善,只是觉得自己的生命若有所缺,她渴望着找到正确的解答。于是,尝试着参与其他宗教的活动,希望透过不同的信仰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然而,却一无所获。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洁溪师姐在联合报的副刊看到圣严师父《方外看红尘》的专栏文章,心想这位法师怎么谈论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琐事,而不是深奥的佛经呢?于是,找来了师父的著作《枯木开花》与《正信的佛教》两本书,仔细阅读之后,才渐渐了解原来佛法是用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间,也明白了师父弘扬佛法的悲愿是来自于“佛法这么好,了解的人这么少,误解的人那么多”。

无独有偶地,朋友知道她心中对生命的疑惑,建议她不妨到农禅寺走走。2004年,洁溪师姐第一次来到农禅寺,并且巧遇圣严师父。“当时见到师父,总觉得好像见到自己的长辈。师父是那么地随和亲切。”回想多年前的情景,洁溪师姐内心的感动自然流露于脸庞。

此后,洁溪师姐便开始护持法鼓山,参与农禅寺的活动,并于次年皈依三宝,加入义工的行列,其后更受了菩萨戒。现已退休的她,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奉献,于是那里需要帮助,她总是义不容辞地前往,有时见她端坐电脑前当一位打字义工,有时又看她埋首文件堆中帮忙处理资料,甚至在长青班、福田班或是快乐学佛人的某一个小组中也能找到她的身影。

问洁溪师姐为什么愿意经常到云来寺担任义工,她以满足的笑意回答,“四众佛子共勉语里有一句话‘利人便是利己’,我除了在师父的书中获得启发外,做义工则是让我学习成长的机会。”她不讳言过去自己的脾气十分不好,直来直往的说话方式经常无意中伤害别人,也常为了一点小事而大发雷霆,家庭关系因此受到影响。然而,读了师父的著作,经常来到法鼓山薰习佛法,在潜移默化中有了不自觉的改变。

有一天,因为参与活动不小心误占了他人的席铺,而引起对方的不悦,这个小小事件却使洁溪师姐往自我内心深处观照,“我当时就想起师父的话,‘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其实,我的脾气真的很不好,我想当我发起脾气来时,身旁的人是不是也跟我现在的心情一样呢?”于是,她决心改变自己易怒、心直口快的个性,并且对师父的谆谆教诲“ 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刻刻知道自己的心在做什么。”因此,将“ 心不随境,是禅定的功夫。 心不离境,是智慧的作用。”这句法语奉为圭臬。而她的自我改变,也改变了她的家庭关系,与父母、先生、女儿的相处更加和乐、亲密。现在,一家人不但彼此鼓励,也一同在学佛的路上携手并肩同行。

“我经常以师父心灵环保的法语提醒自己的言行举止,这一路走来,我想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在生活上的改变,因为我学会了检视自我、学会了将禅修的方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清楚、放松、专注地活在当下。”这是洁溪师姐在访谈中,给自己的结论。我想,这应该就是身体力行实践心灵环保,而提升了自我人品的写照。

对我影响最深的心灵环保法语:

心不随境,是禅定的工夫;心不离境,是智慧的作用。──圣严法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难道临命终还让你选时间吗

接下来我们讲上广下钦老和尚的故事,好让大家仔细体会...

二十四种入魔之因

魔分四种: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第一种魔称为...

闭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现在很多人学佛,往往流于形式,喜欢聚会、赶法会,自...

天台止观二十五前方便

天台宗将止观(定慧)的修行分为方便与正修两种。方便...

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六度

第一个,爱重。 这是对六度的功德特别的爱乐珍重。这个...

修持以净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

莲池大师:在家学佛

在家学佛不必有庄严的形相,拘谨的仪表,重要的是,在...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舍掉

我们是学佛的,要制心一处,你用的功夫,要时时刻刻现...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诀...

工作时需要说谎该怎么办

问: 目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非常好,但工作时需要大...

出家众以修慧为主,在家众以培福为先

【原文 道俗二众,福智别修。理须识其分齐,别知其通局...

处处想到众生,结果自己最受用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

【佛教词典】补处弥勒

一生补处的弥勒。弥勒菩萨将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成道...

【佛教词典】然灯佛

然灯,梵名 Dīpajkara,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又作燃...

般若波罗蜜远离一切苦恼衰病

复次,世尊!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

准提菩萨——薄福恶业众生的大依怙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

净宗文化理念有利世界和平

和平是人类幸福生存的前提,然自有人类以来,地球人却...

为什么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却没走

问: 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

【佛学漫画】食存五观

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繁荣,...

念佛求生净土以报答四恩

若不念佛求生净土。虽发心广大。自救尚且不了。安能救...

向地藏菩萨求人天福报,还怕得不到吗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

星云大师见闻的一则念佛感应故事

当我执笔写此文时,心中涌起无限的惭愧,我应该向诸佛...

修行要先建立这三种心态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在无量的生死当中...

世间的四种缺陷

佛教称这个世界为娑婆世界,意译是堪忍、能忍,指众生...

如何断烦恼无明和妄想

问: 如何断除烦恼、无明和妄想? 慧律法师答: 师父...

高声呼喊观音菩萨,两度逃过轰炸

我家三代人都信奉观音大士,称念名号而免灾难的事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