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处处想到众生,结果自己最受用

净界法师  2019/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处处想到众生,结果自己最受用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法,有一种安乐的境界,我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把所有的快乐,都放在我自己身上,爱护自己。但是这个结果,却造成了很多的痛苦,因为你增长自我意识,你启动了生死的业力,你自己造成了你生死无量无边的轮回;反过来,我们把这种快乐回向,跟一切众生分享,却成就一种菩提的善根、一切善法的根本。

所以“生佛差别从此出”。说佛陀的发心,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所以他成佛了;而我们生生世世只为了自私自利,只为了照顾自己,所以我们现在变成这副德性。

就是说虽然我们过去生也曾经修了很多的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但是因为我们没有一种广大的心量来摄持这个善法,使我们现在变成非常的卑贱;而佛陀也同时跟我们一样曾经去修布施、持戒、忍辱,但是他有一个美好的愿力,所以他成佛了。

所以,你选择爱护自己是错误的。你应该把爱护自己的心,转成跟一切众生分享。爱别人是比较重要!你看我们现在,我们生生世世都是照顾自己,结果我们得到了什么?也没什么得到了,是吧?现在还是这样子,我们是不是应该心态改变一下,我们处处想到众生,结果你自己最受用了。

我们讲到一个观念:你修善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因为那个心是业主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是利益,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

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

什么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目之相

问: 师父曾于说法时开示:必要的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

莲宗助念的殊胜利益

莲宗助念利益之殊胜,非世俗送终陋习所能比。对有缘的...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上) 古印度时,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蒙光触身获益愿

第三十三 蒙光触身获益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

回向之义,大矣哉

【原文】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

【推荐】11个常用的回向偈、回向文

回向偈一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

阿弥陀佛是怎样成佛的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

茗山法师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验

慈,就是牺牲自己而施与他人之安乐;悲,就是同情他人...

【推荐】晚上不睡叫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叫封杀阳气

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

【佛教词典】梵行求

【梵行求】 p1032 瑜伽九十六卷二页云:复次由梵行求增...

【佛教词典】闇钝

(术语)闇且钝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诸根闇钝,矬陋癵...

菩萨的四错谬与四正道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错谬。何谓为四?不可信人与之同...

顿悟后就能成佛吗

有一个刚剃度不久的小沙弥,问老禅师:一个禅者顿悟之...

遍一切处的毗卢遮那净土

整个无边无际的广大宇宙中,我们怎么样来认知和建立根...

糜子仲为善得福

三国时代,东海朐县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圣严法师:智慧不起烦恼

不要以为开悟才是智慧,智慧是头脑冷静,是理智、理性...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更互为缘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人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

圆瑛大师:素食与佛教、世界、人类的关系

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

改过迁善祸变福,感佛慈悲唯至诚

无锡袁氏小学校长袁宝鋆,字丽庭,他母亲信佛,创办锡...

临终的时候,拼的就是决心了

佛陀对我们面对五阴魔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他说 然彼...

比丘尼发恶誓堕饿鬼

威仪庠序的阿难尊者,托着钵,行走在往舍卫城的路上。...

九华山无暇和尚的故事

在九华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顶上,有一座六百多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