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说诚实言--佛教戒规

2014/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说诚实言--佛教戒规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反复提到了诸佛“说诚实言”一语。如经文说:“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经文中的“说诚实言”是佛教戒规对佛弟子言语方面的基本要求。

佛制“不妄语戒”的故事

作为一名真正的佛弟子,首先应当在言语上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佛说阿弥陀经》中所说的“说诚实言”。我们在诸多佛教经典或是佛教戒律中,都能够见到戒律要求佛弟子在言语方面要说诚实言,不说妄语、绮语等虚假华丽的话语论述。在《十诵律》中专章介绍了佛陀为了让弟子说诚实言,制定不妄语戒的因缘。

佛在维耶离国,与大比丘一起结夏安居。当时发生自然灾害,人民衣食不继,很多人被饿死。一般人都缺乏饮食,根本没有多余的食物给乞食之人。佛陀于是召集大众说:“你们应当知道,这里人民自己及妻子儿女的饮食都无法解决,我们很难在这里乞食。你们可到你的善知识处,或家乡,或自己信任的人那里去安居。不要再在这里因为饮食的缘故受各种苦恼。”

众比丘听了佛陀的话,各自寻找去处安居了。其中有一些比丘到婆求摩河边村落安居。在这个村落中有很多贵人,奴婢、财宝、谷米丰饶,各种物品应有尽有。当时在河边安居的比丘这样想:现在饥饿,乞讨不到饮食。这个村落中多富贵人家。为了得到更多的饮食,我们应当妄言告诉他们:居士应当知道,你们将要得到大利益。今有大比丘僧在你们的村落中安居。在这些人中某某是阿罗汉、某某是阿那含、某某是斯陀含、某某是须陀洹。某人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某人得无量慈心、无量悲心、无量喜心、无量舍心。这些比丘作这种思惟之后,就到村落中的富贵人家将自己所想的话告诉了这些贵人。

这些富贵居士听了比丘的话,随即生起清净心。于是想:我们将得到大善的利益,有这么多大福田僧来我们村落安居。并且他们都是有修有证的有成就比丘。这些居士得到这种信心,便将自己家中的各种上好饮食供养给这些比丘僧。那些安居比丘吃了这些饮食,精力充沛,容颜丰润,皮肤光泽充满。

按照佛陀的制度,每年有两次比丘聚合大会。春末最后一个月和夏末最后一个月。当时正逢大众夏安居三月已经结束,这时婆求摩河边的比丘安居结束,来到维耶离佛陀住处。维耶离比丘远远见到这群比丘,便前来迎接,为其安排住所。维耶离比丘问他们乞食是否容易,旅途是否劳累。婆求摩河比丘回答说:“我们乞食不缺,但一路走来很劳累。”

维耶离比丘看到这些比丘容颜丰润,便问道:“现在到处都没有饭吃,你们是什么因缘能够乞讨到食物,使自己颜色肥盛。”这些比丘就将自己说谎骗人的事情告诉了维耶离比丘。维耶离比丘便指责这群比丘说:“你们所做的事,不是沙门应当做的,不符合佛道,出家之人不应当这样做。你们不知道佛陀经常呵斥妄语,赞叹不妄语吗?你们仅仅因为饮食的缘故,自说言得,怠慢圣人之法。”维耶离比丘又将此事告诉佛陀。佛陀于是招集众比丘,制定了不妄语戒条。

妄语害人命

说诚实言的反面就是对人说妄语。一个人若经常对人说虚妄的话语,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有时甚至还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据《佛说兴起行经》载:有位大财主的儿子得了重病,就请当地一位名医来为他医治。他对名医说:“如果你这次能治好我的病,我一定会重金酬谢你。”名医听了财主儿子的话后,就认真为他医治。

几天后,财主儿子的病就痊愈了,但却没有给名医任何报酬。时隔不久,财主的儿子又生了一场大病,这次他又请名医来为他医治,他告诉名医说:“这次你把我的病治好后,我将你这两次治病的钱一起给你。”这次医生还像上次一样,用心为财主儿子疗病。经过精心调养和医治,财主儿子的病不久就好了。可是,这次财主儿子虽然作了承诺,却仍然没有兑现。医生这次很生气地走了。

又过了不久,财主的儿子再次生病。这一次,他又像往常一样请名医来瞧病。名医这次心想,前两次你都谎言欺骗我,而不兑现诺言。每次都让我空手而归。这次,名医痛下狠心,在处方中加了不对症反而有害的药,财主的儿子服药后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可见,说诚实言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如果一个人对人不讲诚信,即使他以后变得讲诚信了,也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不仅如此,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不仅伤害了别人,最终还会给自己带来祸患,就像财主的儿子一样,因失信于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诚实言和诺言

总之,在我们与人相处时,要有真诚待人的态度,对人说诚实言。只有在我们对别人付出了真心之后,才能得到别人的诚心相待。我们常说:“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你说诚实言来关心、安慰别人时,别人才会以真情来对待你。当你有困难时,别人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帮助你。那种整天花言巧语到处骗人的人,他们永远也不会有仁慈之心,更不会诚心待人,这样的人永远也得不到别人的真诚相待。

另一方面,在平时与人相处时,不要随便对人许诺言。如果你真的愿意帮助别人,付出行动比事先许诺的效果更好。对于别人要求我们做的事,如果自己有能力去做,并且愿意去做时,你可以答应别人。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千万不要向别人许诺。一旦你向别人许下诺言之后,就要尽快实现自己的诺言。否则,向别人许过愿之后而不兑现,便再也难以取得别人的信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肆意口业,堕畜难言

不诚实的人你就被人瞧不起,你就是再富贵,由于你不诚...

命不好的人,一定没有好口德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

说闲话之害

闲话,既曰闲话,有时是一种废话、空话、谎话,甚至是...

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因为父母、师长、朋友...

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

净化我们的语言,减少口舌是非

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到了极乐你可以选择留在那里,也可以回入娑婆度有情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

为什么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

见性是恒常不变、恒常随缘,恒常随缘、恒常不变;虽然...

这些往生的众生寿命有多长呢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了幻法师: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

【佛教词典】葛木寺

位于日本大和添上郡木辻村。又称葛木尼寺、妙安寺。为...

【佛教词典】别众食戒别乞犯相

亦名:别乞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善见,别乞四句:或...

不承认自己是佛祖

南阳慧忠国师感念侍者为他服务了三十年,想有所报答他...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

第一章 绪言 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

证悟到什么程度才能了生死

下面我就说说解悟与证悟和了生死的关系。解悟不能了生...

怎样辨别真伪善知识

问: 初发心学佛,需要善知识引导,善知识的标准是什...

闻信弥陀名号即得不退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

高旻寺的禅门家风

记者: 高旻寺素有冬参夏学的家风。庙里每年组织十二个...

印光大师:深信净土后,方可学余宗

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

1.学会沉默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

何必国界无赀,乃称广大

问曰:如维摩方丈,包容有余,何必国界无赀(zī),乃...

出家人如何应对有邪念的女众

前几年,有一个比丘到我这儿来,他已经出家十多年了,...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

星云大师:内心的无限潜能

宇宙万物都有它的性能,性能好的物品持久耐用,性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