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

净界法师  2024/06/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

见性是恒常不变、恒常随缘,恒常随缘、恒常不变;虽然是清净本然,但它又随缘显现,虽然随缘显现但它又清净本然。这个体用不二的道理,到这个地方佛陀讲完了。

最后把这个观念会通到我们修行的止观。这一段非常重要,这个止观是非常重要的。这地方有两段,先说明凡夫一念的迷惑产生的障碍;第二段佛陀再讲到修行的一个止观的方法。一个是病,一个是药。

先看第一段。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身为一个见性,我们前面讲过,体性是周遍的。当我们摄用归体,当我们的心回归到原点的时候,跟佛陀回归到原点的时候是一如无二如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的本来面目的的确确是如此的,所以我们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

从可能性来说,从体性来说,我们真的所有的恶法是可以断的,所有善法是可以修行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见性是清净的,它不是一个物质化的东西,所以我们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当我们一念不觉以后,我们的心态变成怎么样?“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产生一个我法二执的自我意识。

我们看“迷己为物”这个“己”。蕅益大师解释说,这个“己”就是六尘的缘影,把这个自己当作六尘的缘影。把自己当作是六尘缘影的一个固定的形态。什么叫六尘的缘影呢?我们不要讲过去生,就讲今生好了。你说:“我是谁?”你是谁?你就是那一念心嘛。那么心是怎么来的?我问你,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心?不是上帝创造的。以唯识学讲,它是熏习而成。你从小生长在什么家庭,你受你父母的影响,你父母的一举一动会产生你的一个思考模式;长大以后到学校去,受了老师的影响;出了社会受了朋友的影响。你跟什么人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性,当它受了整个六尘的刺激的时候,会产生一个落谢的影像。什么叫落谢呢?就是你小时候发生过什么事情,比如说你喝水,喝到中毒或者怎么样,你对水就产生畏惧。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你还是会留下一个影像,就是五尘落谢的影像。这个影像对你产生一个思想上的引导,这就是我们的思考模式,我们已经被物质化了。我们成长过程当中点点滴滴的生命经验,让我们产生一定的思考。

我过去举过一个例子,说有一个猎人,这个猎人养了一只老鹰,打猎用的。他为了方便,就把这个老鹰放在鸡群里面,跟鸡一起养。当然老鹰比较大,这老鹰就整天跟鸡跑来跑去的,吃东西的时候在一起,玩的时候也在一起,睡觉也在一起。诸位要知道,这个老鹰眼睛所看到的都是鸡,耳朵听到也都是鸡的声音。它的六尘,从小到大,它就是认为:我就是一只鸡,我是一只大的鸡而已。其实它是一只老鹰。

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讲到心性它怎么样?它不变,但它有随缘义。这个地方很可怕,它随顺你的执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这个老鹰长大以后,尽管它的肌肉非常的强壮,它的手爪非常有力,但它飞不起来。为什么?它已经被物质化了。它认为它是一只鸡嘛!鸡怎么能够飞呢?鸡顶多能够跑得比较快一点而已嘛,怎么能够飞呢?

后来这个猎人很失望,不管怎么样地训练它,它就是飞不起来。这猎人实在是太失望了,失望当中带有瞋心,生气了,就把这个老鹰放到悬崖边上,让它自由落体,把它放生了。结果他把他的老鹰抱到最高的悬崖,让它自己掉下来的时候(一个人生命遇到危险的时候,他的潜能会发挥出来),当这个老鹰掉到一半,它展起翅膀飞起来了。

其实老鹰的功能没有失掉,只是它一直认为自己做不到。我们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自我设限。你看受菩萨戒的时候最怕的是什么?其实如果你研究菩萨戒就会知道,菩萨戒最怕什么?——我做不到!画地自限,这个很严重。在菩萨道里面你不能说“我做不到”。你应该说“我会慢慢改”,不能说“我做不到”。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当我们的心开始被物质化以后,我们从一个广大的心性、具足无量德能的心性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们流转太久,做众生太久,卑劣太久,所以我们看到佛陀就说:哇!佛陀跟我是不一样的——您是万德庄严,我是业障凡夫,我永远跟不上您。这是为什么呢?“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我们在行为上不能马上赶上佛陀,但是在认知上要先相信你自己有无量的可能性。

你要告诉你自己,你现在的思想——当然理可顿悟,事要渐修,很多思想要慢慢调整的,但是你要先相信,你要相信这件事情:你现在的妄想不是你的本来面目。你先相信这件事情。你的妄想,是因为你的生命当中很多的经验给你很多的信息,错误的信息,慢慢地累积起来。包括今生,包括前生,你遇到很多人,他告诉你很多观念,告诉你很多邪知邪见,再加上你自己的虚妄分别,产生我法二执。但是你的本性永远没有失掉。就像是一个虚空当中,你放一个方形的器具,你暂时看到一个方形的虚空,但是这个器具拿掉,虚空还是恢复到原来的虚空,这个叫作明心见性。我们叫作“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为什么妄想是空?因为它是生灭的因缘产生的。我要告诉大家,真如本性不是假借因缘而生的,所以它不会假借因缘而灭,它是本来具足的。本来具足的东西是不可破坏的。诸位要知道,你没办法破坏它。你造五逆十恶,你还是没有办法破坏它的本性。所以这个地方问题在哪里呢?我们本来没有破坏,但是怎么变成有破坏, 无坏而坏? 因为我们迷,把自己物化了,我们自己给自己一个设限——我只能够怎么样。

你看我们烦恼现前的时候,好像这件事我一定要做,因为这个表示自我。其实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没有这件事情。所有的想法都可以改变的。原则问题就是我们迷己为物,把自己物化以后就失掉了我们清净的本性,从今以后为外在的物质、心中的物——我法二执所转,所以这个地方才出现了大小功能的差别。为什么阿罗汉有这种功能,菩萨有这么多的功能?这表示我们的我法二执都没有消除,被物化的关系。这一段的“一切众生”,古德注解,是包括了九法界的众生都在里面,当然这个地方有轻重的差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这里,传灯大师施设了一个问答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现...

济颠大师的末后偈

这个《济颠僧传》的最后边,最后就是济颠这位高僧临走...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圆破色阴超劫浊 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

何为「众生浊」

这个众生浊是由行阴引生的。什么叫行阴呢?就是我们内...

色阴的本质是清净的佛性

在五阴当中最粗显的就是我们的色身。色在佛法当中叫做...

《华严经》的四种法界

这个《华严经》的境界呀,谈四种法界。事法界,就是从...

魔境其实是不能干扰你的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是念阿弥陀佛还是念观音菩萨

崔明晨: 那么法师,刚刚您谈到了,就是说在危难时刻...

念佛的八种相应法和三种不相应法

念佛八法 第一、摄心念:把心收摄起来,即所谓:都摄六...

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

念佛人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吗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就着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克期取...

【佛教词典】佛有似爱等言

【佛有似爱等言】 p0654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一页云:...

【佛教词典】影事

(术语)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故曰前尘...

求地藏菩萨满愿的方法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

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我们要断除贪心,祖师大德作了一个偈子说:贪多业亦多...

观世音菩萨的伟大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如此被我们尊敬,是有其原因的。这是...

如何观心呢

刚开始观心时,我们要在佛堂里把心静下来,你不能在开...

略述净土法门之殊胜

诸佛如来以慈悲利物为本怀。故示现人间,说无量法门,...

舍利弗的眼珠

我们想靠自身修行得到正定聚是很难的。正定聚是十信位...

龙施女得佛授记因缘

过去,佛陀带领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及五百位诸大菩...

你念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问: 请教法师,《了凡四训》消业障,福报现前,做得...

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就说,...

江西东林大佛基本建成 摒弃商业运作不收门票

东林大佛建成不收门票 2013年3月初,被称为世界最高阿...

禅宗牧牛图

禅宗牧牛图,又名普明禅师牧牛图、禅宗十牛图。是祖师...

佛教是如何看待风水的

据近代学者考证,历史上对风水最早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