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藕益大师含泪念佛

净界法师  2014/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藕益大师含泪念佛

我看蕅益大师的传记,蕅益大师24岁出家,25岁开悟。他这个人善根很强、观照力很强。他不但观照力强,他修行的行动力也很强。你看他经常闭关,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讲过一句非常豪气的话,他说:“旭出家时,宗乘自负,藐视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

蕅益大师刚开始不是天台宗的学者,他是参禅的,“宗乘自负”。参禅的人,他是观照现前一念,所谓的“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他只是观照当下这一念:你们这些学教的,还要依教起观,这太麻烦了,这些都是如来禅。他不但是看不起修止观的,也看不起念佛的,认为是中下根所修的。

他当初对整个一念不生即如如佛的法宝,充满了自信;直到他四十几岁的时候,他的自信产生了动摇。他四十几岁生了一场大病,诸位看传记就知道。在这个传记上说,他这个病痛到什么情况?这个病痛折磨一代大师到什么情况?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卧,唯有含泪念佛而已。一个有刚骨的祖师,会折磨到他含泪念佛,你就知道这个业力不可思议。

后来他说,从今以后,对净土法门,宝此一行,万牛莫挽。这个时候对佛号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开始著作《弥陀要解》,所以我们才有这个机会读到这样一个法宝。

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对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讲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什么叫做一心归命?什么叫做通身靠倒?

你念佛的时候,要有二种心情:

第一个,你相信你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相信你自己没有出离的因缘。也就是说你在念佛之前的心理建设──不管修空观也好、不管拜佛也好、不管是持咒也好,我现在开始到临命终,不吃饭也不睡觉,整天用功,也没有办法了生脱死,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这是现实问题。

如果你认为,除了佛号以外,还有其他的出路,这个就不能叫做一心归命了。这个佛号只是你很多法宝当中的其中一个而已,那你这个叫做三心两意了。

所以,我们不一定要强调佛号念得很多,但是对佛号的那种情感是要建立的。就是你相信:我离开了佛号,我就没有出离的因缘。

第二个,你相信阿弥陀佛有大悲愿力,决定能够救拔你。

第一个相信自己无能,第二个相信佛力不可思议,这个时候,佛号在你的心目中的地位,才正式明确地安立下来。这个就是身为《本经》(《佛说阿弥陀经》是净土法门的本经)的最后,佛陀说甚难希有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死尽偷心。

我想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念佛法门绝对不排斥其他法门。你念观世音菩萨可以,念地藏王菩萨也可以,你修其他的善法通通可以。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你要知道你这个法宝当中,什么是你的本命元辰。一个对法完全没有分别,什么法门对你来说都是一样,你不可能往生,净土法门是须要有一点分别心的,就是佛号在你心中有一些不共的特色。

我希望大家把印光大师的话体会一下,什么叫做本命元辰、通身靠倒。你把它体会一下,就知道怎么修皈依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

问: 请法师详细开示: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

怎样才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问: 我们常常听说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请指教我们怎...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

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

在净土法门如何发菩提心?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面...

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这十种信心

依着彻悟大师的开示,看看我们是否具备了以下这十种信...

五逆十恶之流临终十念与平常十念有何不同

此之十念,比平常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

老实念佛,渐离生死

怎么渐离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现量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

消业障最快最好的方法

首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学者,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业...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销我亿劫颠倒想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

人生到底是苦是乐

佛教认为,三界没有究竟永恒的快乐,苦才是人生的主旋...

圆因法师《防癌手册》

防癌手册序 我得到了癌症,该怎么办? 我周遭的亲友很...

太虚大师《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

一、信 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一法门,约之不出信、愿...

【佛教词典】央掘魔罗经

《央掘魔罗经》四卷,是说央掘魔罗改恶从善,投佛出家...

【佛教词典】僧都

(职位)僧官名。元魏之世有沙门都统之名。原为一官。...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佛学漫画】禅宗二祖慧可大师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

莫让「疑念」占据自己的心

有一棵大树,上面有个鸟巢住了两只鸟──一只公的,一...

梦参老和尚《觉林菩萨偈》讲述

觉林菩萨在《华严经》是十林菩萨的第九位。凡是印《地...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这个果报的受用,我们来看看它的差别。这个差别有两种...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念佛是我们的生命,那什么是养分呢?就是法义的学习。...

不可忘失自己清净之心,这就是道

从前的人没有禅堂,坐什么香呢?没有。六祖说:生来坐...

把心找回来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心,究...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僧人:人的身体为什么是直的,站着走...

三辈往生与九品往生有对应关系吗

问: 《佛说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十八只狐狸吃葡萄(十八种心态,十八种结果)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开头: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

赚钱留给儿女好吗

问: 我有一个朋友,和我一样快五十岁了,他年轻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