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包容二字重千斤

本性法师  2014/02/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包容二字重千斤

似乎,这是个计较的时代,分秒必计较、丝缕必计较、颗粒必计较、毫厘必计较......,为此,行道必争、薪水必争、职位必争、名誉必争......惟缺......包容!

包容二字,重千斤啊!

从佛教的观点,包容,即宽容、宽恕。其本质,为慈悲。是谅解,乃反省。

为什么要包容?

古人说的多好啊。潘岳曰:乾坤以有亲可久,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曰:君子贤而能容众,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曹植曰: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朱德曰: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

这也是古人常说的:有容乃大;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得饶人处且饶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是的,包容,既是理性的抉择,亦是品德的使然。

许多时候,加之我们的,来自——对方的伤害,是出于无奈的;对方的迫害,是被强制的;对方的欺骗,是情不由己的;对方的背叛,是心不由衷的;对方的谎言,是为了自我的基本保护;对方的失信,是因为世上的失信太多。

因此,真的,不要埋怨。如要埋怨,就埋怨自己。为什么自己障碍如此之多?为什么自己福报如此之小?为什么自己前世积德如此不够?为什么自己的好运如此之少?

而且应当,彻心彻肺,彻头彻尾,彻彻底底,忏悔我们的往昔所造诸恶业,让往昔所造诸恶业,我们而今一切皆忏悔。

记得,战国时,唐睢与信陵君有段对话:

唐睢:我曾听说,事情有不可忘记的,有不可不忘记的。

信陵君:什么意思呢?

唐睢:人家有恩于我,不可忘,要图报;我有恩他人,不可不忘,让之过去,就像没发生。

在那云南鸡足山,曾有高僧金华长老,数次度化盗贼,他曾遗偈曰:大慈大悲渡众生,洗心桥上洗邪心。是非恩怨从此了,净水一滴悟道真。

那么,就让我们,正如大家所言:——

包容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

包容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包容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

包容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韧劲,

包容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独立,

包容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劲了你的双腿,

包容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

包容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是啊!包容无敌!包容必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本性法师文章列表

把宽容留给折磨你最深的人

有一群儿狼,经常到一个牧场叼羊,牧场主用了整整一个...

【推荐】以诚待人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真诚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敷衍和欺骗...

没有永远的亲人,也没有永远的仇人

《梁皇宝忏》中说:仇人皆从亲人而来。这确实是很有智...

「认错」是处世最珍贵的宝物

我现在讲个笑话给诸位听,其实这是真事实,也是教你们...

为什么别人总看我「不顺眼」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不管他吃饭...

东山再起靠「感恩」

慈济人说「感恩」,简单的两个字,却很亲切。听过一则...

容言、容事、容人

容言: 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虚心听取...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关怀」与「包容」很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获得真正的圆满成功

成功是人生中常时萦怀,不经意就自然浮现的字眼与期盼...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我在前面的博文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中提到: 南...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戒是佛亲制的,我们后人,现在也有人提倡说要改戒相,...

拜佛和拜舍利有没有差别

问: 师父刚刚讲到这个舍利,我就想到几个月以前,这个...

【佛教词典】欢喜国

(界名)又作妙喜国。东方阿閦如来净土之名。法华经化...

【佛教词典】同品定有性

(术语)因之三相之一。凡为宗因喻三支中之因者,必具...

父母不赞成学佛怎么办

其实,在父母眼里,子女就算到了六十岁,仍是一个孩子...

钝根众生先培福

【原文】 《十轮经》云:若有钝根众生,为欲发起善根因...

妙莲老和尚:念佛计数法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昨晚提到,礼佛的方法是每拜一拜佛...

能够信愿念佛是人中芬陀利华

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德行,要...

用感恩的心来修行,智慧就会一直出来

今天我们修行要记住,要感念一切境界,用感恩的心来修...

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却说,这...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

虬龙与猕猴

这个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经》,这个故事怎么说的呢?大...

一念决定往生的信愿,才能感佛接引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

生命的「仓库」---第八识

第八识等于是我们的一个仓库。当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

圣严法师《有条件的虚荣心》

虚荣心的泛滥,在现代社会中可说是越来越明显了。原因...

一个人会着魔不能完全怪魔王

在整个大家庭三界当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