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布施的质与量,会影响到功德的大小吗

惟觉老和尚  2014/03/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布施的质与量,会影响到功德的大小吗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认为布施的东西要数量多、品质好,乃至于布施珍贵的宝物,才会有很大的福报;认为只布施一点点香花、一个水果、一杯茶、一碗饭,数量不大、质也不好,所得到的福报就不大。其实,以佛法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以我们当下这一念心为主,要看我们布施的这念心,是不是附带有条件?是不是清净、虔诚、恭敬、平等?如果是以恭敬心、清净心、虔诚心、平等心来布施、供养,就是最大的功德;相反的,如果是有条件的,虽然会有福报,但功德果报却是有限。

在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对贫穷的夫妻,以乞讨为生,他们唯一的财产就是一条毯子,所以这条毯子是他们最宝贵的财物。后来,夫妻二人检讨反省,这一生会这么穷困,是因为过去世没有行善、修福,没有供养三宝的缘故。这时,正好是释迦牟尼佛住世,四处托钵行化,他们就商量,想把这唯一的毯子,拿去供养佛陀,可是这个毯子又脏、又臭、又旧,供养佛陀不但不礼貌,可能还会招罪过,于是在精舍外面徘徊、犹豫。佛陀知道了这对老夫妻心里的想法,就告诉弟子要他们进来。老夫妻看到佛陀的慈悲、和蔼,就虔诚、恭敬地把这一条毯子供养了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叫目连尊者把毯子拿去海边洗一洗,把它洗干净。当目连尊者把这个毯子拿去洗的时候,忽然波浪滔天,浪高数十丈从海中直涌而来。目连尊者是佛弟子当中神通第一,看到这个情况,立刻运用神通力把须弥山移过来镇伏波浪,但是须弥山放到海浪当中,就像一个小药丸一样,无济于事,海浪仍然继续升高。于是,目连尊者只好赶快回到精舍请示释迦牟尼佛。

佛陀就拿了一粒米给目连尊者,说:“你把这一粒米丢到海浪当中,海浪自然就会平息。”目连尊者就把这粒米丢到海中,说也奇怪,真的立刻风平浪静了。目连尊者觉得很奇怪:用神通力把须弥山移过来,都不能平息这个海浪,为什么这小小的一粒米能够把这么大的海浪平息?于是,请释迦牟尼佛说明原因。佛陀开示:“你不要小看这粒米,这一粒米代表宇宙之间因缘会合的一种真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这一粒米,是以种子为因,以外面的水分、阳光、空气种种条件为缘,还有种种人为的因素,共同加起来,才能有这粒米的存在。

所以,就如佛经里讲,谷子有过去、现在、未来,自始至终都是因缘和合、生生不息,这粒米也是,所以把它投到海浪里面去,海浪自然就会平息。”

然而,为什么会如此波涛汹涌呢?佛说,这对老夫妻的毯子虽然又脏、又臭、又旧,可是,由于老夫妻的发心是真诚、广大的,而且有惭愧心,所以,毯子一洗,水流到海中时,一般人所看到的臭水,就变成光明、变成香的水,乃至于化成七宝宫殿。东西南北四海龙王们看到这不可思议的功德,都来欢喜赞叹,所以产生这么大的海浪。他们这念布施的心是非常的清净、光明、虔诚而平等,所以功德甚至超过了须弥山。

从这个故事来看,布施完全在我们当下这一念心,而不在于“质”或“量”。假使是布施最好、最高贵的毛毯,十件、一百件、一千件、一万件,可是这念心不是虔诚心、清净心,而是藉此机会打知名度,那么,不但没有功德,可能还会招罪过。所以,布施最重要的是这一念心是否是清净心、虔诚心、恭敬心、平等心以及惭愧心,若有了这些心,福报就是不可思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修持地藏法门的功德利益汇集

一、地藏圣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经文: 【更能每日念...

仙叹富者的布施

佛陀的过去世曾是一位大财主,名叫仙叹,非常富有。因...

生命不止,布施不断

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

念佛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说...

了然法师《地藏菩萨本愿功德颂》

稽首地藏王 功德妙难量 慈心深逾海 愿力广无疆 昔为光...

卖掉贫穷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是谁允许这个下贱的奴婢进到屋内?...

祭祀神明不用牲礼

祀神不用牲 杭俗岁暮祀神,大则刲羊蒸豚,次则用猪首鸡...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

何谓「禅门破三关」

江苏扬州高旻堂上来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长...

观心是成佛的捷径,观心时有十个重点

第二个是重点,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一心即假观。这...

如何做到远离六尘而行布施

问: 想请问在金刚经讲录中有关不住色布施,不住声、...

【佛教词典】不动明王

(菩萨)Aryaacalanā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

【佛教词典】妙华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妙华三昧者,...

莫做十种奇怪的学佛人

1、贪心学佛,心常望报 有的人学佛的目的、动机和行为...

生死的难关才是真正的难关

把这座寺院修好了,本人刚好八十岁。在修复这座寺院的...

三招把素菜做出香味

素菜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人却不喜欢吃...

善用其心——可以扭转人生

相随心转,这个很重要。当这个相出现的时候,我们又会...

扩大心量与改命的方法

1. 吃亏: 吃亏是福。吃亏就是赚看不到的大便宜,经常...

这部经是我们的救命真经

这部经在我们一般的说为救命真经,这个救命啊,不是救...

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

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

要争气,不要生气

一九三七年,日本出兵侵略华北,在杭州经商的父亲于返...

为梁武帝说法七昼夜的僧达法师

南北朝时的高僧僧达法师,曾受到当时四个皇帝的礼遇,...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那么有什么样的方便,让我们...

玉琳国师前生是个苦恼的和尚

玉琳国师的前生是个最苦恼的和尚,相貌长得相当丑,也...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