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则

太虚大师  2014/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与人之间的团体──家庭、社会、国家以至世界皆得安宁,盖人类都欲得生存安宁而进步。然此必须人与人共同协和起来,彼此互爱互助、不相侵害,方能达到目的。因此,人生在人群做人,通常即有必需具备之条件、必应遵守之规则。若对此种规则有所触犯,即成为过罪或不道德之行为。我近日正讲《优婆塞戒经》,即以此经中所说人人应具备之条件,分别述说如下:

第一,人类最重要者,莫过于求生存。人与人之生存关系中,我所需要于他人者至少不妨害我之生存,他人亦需要我至少不妨害他人之生存。若我妨害他人之生存,即为人类大众所不容,在人类之道德上即当加以制裁,国家法律亦即本此要求而定。且损害他人生存以图自己利益,在理性上既有违反,即自己良心亦所难安;此时要求自新,只有痛自忏悔,以免下次再蹈覆辙,所以佛言不应杀生。

第二,人类生活所需之物,不应互相掠夺侵占。如衣服、饮食、住宅及行路所用之舟车等物为维持生存所必需者,若不以正当劳力工作而获得之,乃用抢夺侵占等方法而非法获得,致使大众不能得安宁之享受,必至互相侵夺,彼此不能维持生活,此在理性上、道德上、法律上均有违背,即为人类大众所不许,亦即应予以道德上、法律上之制裁。既犯者应速忏悔,以免再犯,所以佛言不应偷盗。

第三,为延续人类生生不绝,需要男女婚配。但男女配合必须遵守国家法律、社会礼俗,方可达生生不绝人类繁衍之目的。若违背法律礼俗而乱行邪淫,即与人类之生存延续有妨害,而在道德上、良心上亦不合,故此种行为亦为人类大众所不容而必制裁之,所以佛言不应邪淫。

第四,为维持人类生存进步,则人之言语需要诚信。以人与人之间,无论处家庭、社会、国家、世界,必有共同进行之事业,此事之商量进行必赖言语表示,若所表示之言语都是诳妄欺诈,必致二人以上之团体不能存在,而所以谋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人生幸福之机能全失矣;且不只失去谋幸福之机能,而又妨害一切人类之事业,即为人类大众所不许,所以佛言不应妄语。

照上所说,人类若不相杀伤、不相偷盗、不相邪淫、不相欺诳,则人群安乐、良心愉快,即可以由成好人以成好家庭、好社会、好国家乃至好世界,而不违背做人之理性,故此四种为做人的根本道德。

第五,为贯澈上述四种之善行,尚需禁绝不良之嗜好。如饮酒、赌博及吸食鸦片烟等类毒品时,最易引起杀伤、偷盗、邪淫、欺诳等恶行;且一染此等嗜好,则自身被其束縳,而堕落其高尚之人格,生出许多害己害人之结果,故此一种亦在佛法五戒之列。于是,佛教人做人的基本条件,合此第五种,即是五戒。

此五戒虽为佛教人的做人道理,其实亦即人类所必由之正道、适合人生之真理者,不过此种真理要有高尚智德如佛才能澈底明了说出。

我们能依照上述五戒善法,以禁绝破坏人类之五种恶行,则可由身心安乐达到家庭、社会、国家之安宁兴盛、繁荣进化,更可进而维持发展人类之和平幸福。

此略谈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理原则,望大众深信实行,则可养成一新的人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太虚大师文章列表

念佛行人,须敦伦尽分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人生八苦

无量劫以来,我们一念无明,迷惑颠倒,造诸恶业,轮转...

人生醒世妙语15句

一、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道德愈高尚则愈安全,权势愈高...

笑看得失,淡观荣辱

一个人活在世上,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么才是...

人往往不能善用其所长,变成反面就不妙了

【《韩诗外传》曰:夫士有五反。】 这里提到古书的《韩...

生命感悟法语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们,好好运用今生为死亡早做准...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

佛法解决人生三大问题

人生所要面对的有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信愿与持名之间的关系

这个信、愿、持名是本经的修学纲要,一个人能够往生净...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心念是吉凶祸福的根源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

《大悲咒》的相貌

在汉地,流传最广的长咒是《大悲咒》。我第一次知道有...

【佛教词典】二德

观音玄义云二德:二德者,在众生因心所具,则名缘了二...

【佛教词典】违自顺他

“违他顺自”之对称。谓违背自家之本性而随顺他性。系...

不要透支明天的烦恼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

不要去追逐修行的幻相

问: 顶礼法师!证严上人一直强调:佛弟子不要去追逐虚...

骂独觉得丑相,因愿力而转变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

怎样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

首愚法师关于修行的开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应的法门很不容易,...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

优秀的女人要扮演这五个角色

如何做一个女人?在《玉耶女经》中提到要做五种的女人...

山鼠与狸猫

佛陀住世时,带领为数众多的比丘共同学法修行。某天早...

拜佛八问

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头? 佛法: 拜佛不是向外追求,...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

云何心能得明净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陪病人念佛的经验

以前我在医院当医生,发现很多的患者,不能够接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