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觉醒法师  2014/07/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佛陀住世时,经常开示弟子修行要福慧双修,才可有成就。如果只修福或只修慧,便偏离正道,不能福慧圆满。

曾有师兄弟两个修行人,虽然一起跟着师父修道,但各自的修行方式则不同。师兄听说修福的人,将来会有很大福报,于是专门修福,而不重视智慧;师弟听说修慧的人,会很有智慧,于是专门修慧,而不重视福德。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修行,两人互不干扰。

很多年之后,师兄因为专注修福,不看经典,不求智慧,到了老年之后,对各种道理不明,好坏也不分,像一个呆头呆脑的木头人,更不用说证得什么果位了。而他的师弟,认为智慧很重要,把智慧比成像人的眼睛一样。认为一个失去眼睛的人,走起路来一定很危险。修行的人,假如没有智慧,往往会走错了方向。由于他一心一意只勤求智慧,所以就把修福德的事放到了一边。到了最后,因为他的精进修持,结果证得了罗汉果。这个时候,他的师兄已经年老死去了,只剩下他一个,所以他就离开修行的地方,准备进城去,在人群中教化众生。

可是修慧而不修福的他,在城市中走了很多地方,饥饿时想向人化缘,却没有一个人肯供养他。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自己证得了罗汉果位,却没有人供养自己呢?他于是向城中众人宣说自己是已经证果的罗汉,但是大家依然都不理他。

师弟虽然是证果的罗汉,但是肚子饥饿时,心里对于众人都不肯供养他的事,就有些怨怪。因而,他便想去责问国王,为什么他的臣民,连证果的罗汉都不知供养。

当他来到王宫时,在辉煌的宫殿门口,忽然看到一只白象。象身上披戴着很多璎珞和宝珠,叮叮当当地响着,而大象在宫殿门口悠闲自在地走来走去,很安然。可当师弟入定观察以后,才发现这头大象原来是他那位专修福德的师兄转世的。由于师兄过去专修福而不修慧的缘故,所以,今生虽然托生于王宫,但也只是一头无知的大象而已。

已证得罗汉果的师弟,看到这种情形,若有所悟地感叹道:“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学佛的人,既要修福,同时也要修慧,所谓:“福慧双修”,然后可以成就圆满无缺,正觉、幸福、快乐的人生。否则,有福德没有智慧;或有智慧而没有福德,都是人生的缺陷。因为,一个只拥有福气而没有智慧的人,虽然生活如意富足,但不会为人处世,会被人疏远。反之,只拥有智慧而没有福气的人,虽然明白人生的意义,可是生活穷困,衣食不足,无以利己利人。因此,只有福慧双修,才能不断完善人格,福利大众,乃至觉悟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做人请牢记十个字

第一个字:清。 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要,不要授人以把...

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如何依止善知识

一、善知识的名义 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

如何消除欲念

问: 在学佛修行中,如何消除欲念? 妙境法师答: 对,...

工作很忙,如何定早晚课

问: 弟子在医院工作,很忙。请开示:如何定早晚课? ...

成就十种正法之行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假如...

应该一门深入还是深入经藏

问: 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

高雄文殊讲堂清规

1、真观照。保持秒秒安祥。一日明心见性。灵光普荫人...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

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够改变命运

为什么说,知道常住能够远离三恶道,我们举一个例子来...

做清醒之人,自省己过

心光明,照己之过 曾国藩说: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

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

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前面是讲因地的随顺,...

【佛教词典】修

【修】 p0899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三卷四页云:问:...

【佛教词典】圣教

【圣教】 p1225 瑜伽十三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圣教?谓授...

只要发坚固心和长远心,就可成功

修行一法,易则容易,难则实难。易者,只要你放得下,...

但除其病,不除其法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无论你学佛不学佛,踏入社会都...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

合十的意义

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

在梦境里判断你修行的功力

又见龙神 , 阿修罗等 , 数如恒沙 , 恭敬合掌 , 自...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发无上菩提心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调难伏。这个娑婆...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

什么是菩萨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

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我们看第一个空无边处定。 一、空无边处定,谓行者厌患...

以法宝为对境修恭敬

所谓的法宝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记录佛菩萨、祖师大德...

《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一)净化人心 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

【推荐】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 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