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净界法师  2014/07/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识下手,它从第六意识下手。它的方法很不错,因为你挑战第七意识,你不见得是它的对手,但是第六意识很好控制。就是说:你不向外攀缘,不要加以分别,第七意识就动不了,它的概念是这样子。第七意识的执着要第六意识给它一个很好的环境,它必须要攀缘它、分别它,它才有办法执着的。

举一个例子,这是唯识学常用的例子。说有一个妈妈她生了两个儿子,那么当然这个妈妈对小儿子是比较宠爱的。有一天这个妈妈她经过老大的房间,看他读书的时候,看了一眼,就发觉老大在看书的时候,在书桌上睡着了,手上拿一本书,她就:唉呀,叹一口气摇摇头就走了;那么经过老二的房间的时候,她看她的老二,也在书桌上睡着了,也拿一本书,她很高兴点点头也走了。

然后晚上她先生回来就问说:欸,今天两个兄弟用功情况怎么样?这个妈妈说:这个老大实在是没善根。怎么?他一拿到书本就打瞌睡,他不拿书本没准还不会打瞌睡,一拿书本就打瞌睡,你看这个人。

这个老二呢?老二不简单,了不起,他打瞌睡的时候还拿着书本,连打瞌睡都舍不得把书本放下。

这个妈妈对两个儿子做出了不同的名言分别:一个是懈怠的,一个是精进。其实她看到一个同样的相状,但是她把这个相状切成对立的,一个是她喜欢的,一个是她不喜欢的。

这就是为什么会把第七意识请出来后续,它已经动了第六意识的攀缘和分别,我们合理的推论,她一定会产生执着,未来一定启动生死的业力了。所以我们第六意识你不能配合第七意识的节奏。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是我们很难改变的,但至少你第六意识不能为它做这些的布局呀。所以最高明的是不攀缘,但这个很难。第一念就把执着给切断,我们不能要求一开始就不攀缘,因为攀缘心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看到什么东西都会很好奇:哦,这是怎么回事?那是怎么回事?但是你起码你攀缘到影像的时候,你先做到不要分别它,不要把人生切成对立的世界,你要永远知道人生没有好坏,把今生过了就算了,随缘消旧业就可以了。

这就是说,我们在今生走过以后,你不能在心中留下尘埃,每一个尘埃都是生死的业力。

好,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断攀缘,那至少你断分别,不要产生太多的名言分别。当然也不是说所有事都不分别了,但是如果你发觉有些事情,它在你的心中经常出现,而且每一次的出现,都会扰乱你的心思,可能让你特别讨厌或者特别欢喜,那么这一条路你就要切断了,这一定是一个强因,你已经产生执着了。这一条路一定有地雷呀!诸位,我再讲一次,你不是所有的名言都要把这个道路给切断,如果你发觉有一种分别,你经常会出现,数数现行,深生好乐,这个念头一起来的时候,会深深的触动你的念头,让你喜欢它,让你深恶的讨厌它,这个道路你要切断,这个分别你要切断,你不能再触动它,这个一定是一个轮回的力量。你先断那些已经形成执着的,就是言语道断嘛!你只要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切断了,第七意识就没办法执着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第七意识的执着要第六意识帮它铺道路,就是你的名言分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

为什么有人活得快乐,有人活得痛苦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你能观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个时候,彻底了...

圣严法师《禅--人类意识》

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

「熊采玉米」的譬喻

「八识」:八个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唯识中「思量能变」的含义

第一能变叫异熟能变。好,再来,二变呢?二变,把笔拿...

培养第二念的觉悟

我们一生当中你的造善造恶,就是第六意识决定了。当它...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神通只会障碍你的解脱

现在一些人学佛修行的目的不纯正,有的人是为了求福报...

安心,就这么简单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

看看有几位鬼神在保护你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原文: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

【推荐】修无分别智要从哪里着手

问: 师父慈悲,听您上课时曾经说过,有一母亲他有两...

【佛教词典】诸佛要集经

(经名)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佛游奈丛树间,于石室中...

【佛教词典】圣教序

即指御制序。一部新的经论译成时,为嘉许译者,皇帝亲...

布施是助成佛之胜缘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胜缘;布施的功德随着...

不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暇满,简单的说有五种的暇满,第一个:善得人身。因为...

生老病死时如何放下心身

问: 生老病死有很多痛苦,我们应如何放下心身。 答:...

西兰花和胡萝卜比猪肝更护眼

很多人为了明目而经常摄入猪肝,还有不少幼儿园规定每...

【推荐】想趋吉避凶,就要调伏欲望

儒家思想认为什么是好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启...

要成就法门无量誓愿学,还是到西方极乐世界最方便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

星云大师《为自然生态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向您诉说内心不平的现象:我们...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

不要做流行的奴隶

父母希望生儿育女,做了儿女的奴隶;男女希望谈情说爱...

慧律法师《顿悟本心》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诸位大德、在家居士,大家阿弥陀佛...

人生八苦

无量劫以来,我们一念无明,迷惑颠倒,造诸恶业,轮转...

对恶母应该孝顺吗

问: 对恶母应该孝顺吗? 大安法师答: 首先你对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