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菩提心不能离开法水的滋润

道证法师  2014/07/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发菩提心不能离开法水的滋润

讲到发菩提心这个“发”字,是很妙、很有意思的。会做馒头、面包的人都知道,面粉加上酵母、发粉去发酵,就会发得胖嘟嘟的。发酵了就会起变化,变得松柔,有空间,有弹性。发得足够就会软绵绵,否则就会硬梆梆。发菩提心也一样,发了,就会变化气质,心会柔软,柔软才可以了解众生的心,产生慈悲、拔苦予乐的功能。发菩提心发得足够,就会像海绵一样,有空间可以含水、吸水,才能吸收佛的功德水,才能体会佛法“空”的道理,开发智慧。菩提心真的发了,心就会松而空灵,学习佛法才能吸收。

发菩提心的“发”,也像发芽的“发”。曾经孵过豆芽菜的人就知道,一颗干的绿豆是不会发芽的,必须要浸足水分,才能发芽。一旦发了,它的内在就有一种力,能突破外层的壳。如果没发,我们硬要把它拨壳也不容易,那层壳就像我们自我的束缚和执着。绿豆一旦发芽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会出芽,会生根、长枝叶。我们仔细看,每一部分都长得很有秩序,叶脉、细纹也都很美丽。当然,这个发的过程不可以离开水的滋润,没有水就发不下去。

发菩提心也一样,不能离开法水的滋润,必须每天不断听闻佛法、读经、诵经。假如一天不浇水,芽的成长就会受影响。如果每天能喷些水,滋润一下,一颗绿豆没几天就会变大好几倍,营养也增加几十倍。若是种到土里,它就可以长得很大,令人不认得它本来只是一颗小小的绿豆。佛法说:“因小果大”。

“因”只是小小的,而“果”却是很大。我们小小的一念心,若是有发——发菩提心,就有无限的生长力开发出来。如果是发一念要成佛的无上菩提心,结果就是成佛。我们不要小看现前这一念心。经典说,一颗树荫下可以停放五百辆马车的大树,它的种子只是像一粒芥菜子那么小而已。每一念心的好坏都决定我们的前途。

佛法说,一念之间可以看到三世,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都能在这一念心中看见。我们仔细体会自己为什么现在有这个念头,它是来自过去所有的影响和累积,现在发了这个念头,也会影响所有的未来。就如丢一个石头到水中,由这一点产生的波动就会影响整个水面,每一个波纹都会影响下一个波纹。所以,有智慧的人会善用这一念。现在心念好,未来一定好;现在心不好,未来也不好;现在真念佛,一定会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道证法师文章列表

药师经四译十二大愿文对照表

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 东晋 天竺三藏...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

念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

念佛人要把成佛的心发起来

问: 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说:念佛而不发大菩...

安住空性,发起菩提

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

随喜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

面对死亡而改变人生的观念

因为身语行为受心支配,由内心执著不同,将导致行为倾...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这次跟大家共同学习唯识跟净土这两个思想的交互应用的...

【佛教词典】一来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一来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p0020   大毗婆...

【佛教词典】转起

(术语)转即起之义,依有为法之因缘而生起也。唯识述...

念佛就是无与伦比极为深妙的禅

禅这个词含义很广泛,有世间的禅,有出世间的禅,有祖...

少吃肉的七个秘诀

想为地球尽点心力吗?从少吃肉开始吧! 「吃素救地球...

念佛是二力法门

龙树菩萨乃是现生证得欢喜地(初地)之菩萨,其出世本怀...

【推荐】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

地藏菩萨有这么多的功德,为何自己做起来却没效果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佛曰:忧生于执著,患生于执著。 凡无执著心,亦无所...

人不能过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挂碍

百丈怀海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高僧,我国丛林清规的制...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问: 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原文】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假如我去问一百个人,你有没有烦恼?...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邪淫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

大小乘经典对提婆达多的描述为何不一样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