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净界法师  2014/08/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是清净的相续。当然我们从修行角度:先破妄,再显真;先断恶,再修善。因为人性先求离苦,再求得乐。我人生没什么快乐也就罢了,但起码不要有痛苦;我不一定要荣华富贵,但至少幸福平安,所以离开痛苦是我们第一个诉求,当然痛苦来自于杂染的相续。

那现在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了:当我们要断除杂染相续的时候,一定要找到病根:为什么你会相续?当我们的生命在出现错误的时候,为什么你一个人会一错再错的错下去,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做了第一次的时候,你很想做第二次、很想做第三次?那个推动你去继续的往火坑推,那种相续的力量是怎么来的呢?你明明知道你根本不能这样做,你控制不了自己,那种相续的力量是谁给你的呢?

唯识学说因为你有第七意识的自我意识,这最可怕——“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当我们出现一个烦恼的时候,本来烦恼是生灭的,第六意识本来就是生灭嘛!但是当第七意识向内干扰第六意识,构成了因地的相续;当第七意识跟第八识结合的时候,构成果报相续,所以第七意识是罪魁祸首。

所有生命的轮回、所有因地的错误的相续,都是自我意识造成的,没有其它的问题。

所以唯识学的成功,就是告诉你: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我们一个人做了错事,会一错再错,因为你想要掌控这一切的人生,一种自我主宰的概念,这个概念害了你!所以唯识学的成功:它成功的把我们的病根找出来了。如果你不对治第七意识,你只是平常的持戒、布施、修善法,其实你生命的本质——这个水流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当我们考虑要把水流,从一种六道的水流转成一种往生的水流,转换成成佛的水流,你就必须要面对你的自我意识了,那就不是断恶修善可以解决的问题了。因为你要断除你恶念的相续,就必须把自我意识挑出来,面对它、处理它。

所以整个唯识学的修行,从初发心的资粮位到究竟位,都是在面对自我意识,因为它是病根。这个病根不断,春风吹又生,你所有的修行到了来生,前功尽弃。因为它相续的力量没有断,你只是断它的枝叶,它春天到的时候,它继续会犯错。也就是说我们轮回到现在,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善事,但是我们为什么继续轮回呢?因为你没有断相续,所以这个唯识宗,它就把这个断除生命的相续——所谓自我意识,把它当做一个修行的重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把生命主宰权放弃,轮回就拿你没办法

我执它的引起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我执的情况有...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观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向来最讲究吃的艺术,有人...

只有一个人可以障碍你,猜猜那个人是谁?

楞严经说啊我们一个人都是哪,比如说我们一个人有很多...

西方净土的欣慕行

释尊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的描述,为我们建构起一个至极...

这三个加在一起,人生就无解了

第二念以后,就落入了分别变,我们看看这个怎么从「因...

一别成永诀

一直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身边的人是会走的,就在所...

怎么才能摆脱生死业力的恶性循环

佛陀他是一层一层的摄事入理。其实这个摄事入理不但是...

生命的十个阶段

再看人一生的情形,人有十时,就是把人的一生分为十个...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古人最初发心,真为生死大事

古人最初发心,真正为生死大事,决志出离,故割爱辞亲...

秋季养生该注意什么

秋季我们应该注意养生,尤其是注重身体健康好保养的人...

痛中念佛时,此心常念「痛」多于念「佛」

念佛人体验佛力,就如游泳者体验水的浮力一样。末学承...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佛教词典】无求

(杂语)传心法要上曰: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

【佛教词典】己身弥陀唯心净土

(术语)谓万法唯一心,故生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

吃素改变对生命和世界的态度

什么才是人?人的心里是仁义礼智信,那是人。人的心里...

入定和睡着有什么区别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静坐念佛时,没念多久就有睡着的...

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

家中佛堂的佛像应如何摆放

问: 弟子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比较多。有东林寺请来...

禅者悟道的境界和感受

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

学佛过程中的最怕

学佛、修行就是将不正确的一切行为修正过来,把不正确...

百岁奇僧预知时至,选定奇人继任住持

剃度出家在年龄上有何要求?一般说来,我国当前对于出...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

在家诵经而不护持寺院,已经在谤僧了

有人说,身布施的功德大,有的居士每天在寺院干活,但...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给别人看,也在盯着别人怎么活。...

慧律法师《爱你所做的事》

「我爱」会让自己失去理性,甚至面临没有选择余地的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