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爱你所做的事》

慧律法师  2010/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爱」会让自己失去理性,甚至面临没有选择余地的窘境。因此,我们要恢复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点。人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很有感情,而感情必须建立在理性上,理性则应建立在智慧上。意即智慧支持着理性,理性支配着感情,使我们的心产生一种正确的水平线。那么,你将不会误导自己的一生。至于别人对自己有任何看法,那根本不重要。

人都生长在充满苦恼的世间里面,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喜欢听好话,罕有人爱听迫害性、攻击性的语言,但圣人则不然。他二十四小时都处在感恩的心态中,对于语言的顺耳、逆耳,并无个人的好恶。

家喻户晓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他的妻子是众所皆知的悍妇,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不解地问:「老师,您时常教导我们要慈悲、忍让,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师母的凶悍是远近驰名的,您为什么不教化她呢?」苏格拉底说道:「正因为她如此的凶悍,如果我能够容忍她,就能够容忍全世界的人了。」这句话遂成了千古名言,其中确实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学问和智慧。由此即可得知,即使是一个很坏的人,他也能成就我们的修养。

所以,娶到悍妻的人有福报了。你现在应该改变一下对老婆的观感,不要一天到晚老是和她吵架。她很凶,你就要这么想:(她在成就我的修养。所以,能够让我动心忍性,增益我所不能的,非我老婆莫属。)就这样,把观念转变一下--爱你所做的事情,不要只选择你所爱的事情去做。

爱你所做的事--因为你已经结婚了,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那么,你就要爱自己当初的抉择,接受现况,并调整自己的内在,否则的话,我们将没有办法过日子。我们可以把从前那种火爆、分裂、抗拒、斗乱的心态转变一下,认为每一个人都在成就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帮助我们。对我们好的,我们向他学习;对我们不好的,我们感恩。那么,这个自私自利的「爱」就会放大。《孙子兵法》中曾说:善待你的敌人,你的敌人就会消失。你不好好对待敌人,他就永远在你面前,因为敌人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爱吵架的夫妻

有对夫妻开了一家糕饼店,因为生活忙碌又欠缺涵养,两...

丈夫的木讷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付出的关...

粪窟夫妻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

星云大师:从感情的占有到奉献

感情是自私的,俗语说: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

佛教中夫妻相处守则

为佛弟子,若欲成为和睦相处的夫妻,应如何相待呢? 一...

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

有两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 别...

福业相当,方为夫妇

很多女人总想,工作好事业好,不如嫁得好,所以总想投...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2》

各位尊敬的法师、各位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 今天是20...

慧律法师:给每个佛弟子的「三千万」遗产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楞严》救正法。诸...

如何度化家人

问: 如何度化家人? 慧律法师答: 从你的行为做起:...

慧律法师《往内在寻找自性》

开悟不是从外在找寻,而是不断观照内心才有可能获得的...

【佛教词典】教会

(杂名)奉同一教义者之团体也。又说教集会也。...

【佛教词典】离相

离一切虚妄之相。金刚经说:离一切相,修一切善。...

把这些认识清楚,才会生厌离之心

《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

厌离娑婆标准在哪里

一个人到晚年,说是修净土宗要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当然...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

1、【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一个人,假如连父母都不孝...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

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

心中无「诚」,损失的是自己

侨萨罗国的国王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喜欢玩剑。 因为...

出家人穿着衲衣有多种功德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

修善如爱己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不仅...

蕅益大师《开示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佛云:若人...

供养得福的一家人

佛陀在世时,有一户大富人家,一家六口不仅和乐融融,...

暇满人身最难得

生活在有机会听闻佛法的地方,这样的人身是无价的珍宝...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

凭一只死鼠致富的乞儿

佛陀广开法门,希望弟子能通达佛知见、力行佛本怀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