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有了目标,是不是也是一种执着呢

衍慈法师  2014/09/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平时有人说,做人需要有理想、信念和目标,学佛也一样需要理想和目标。但佛经说,不要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论善恶,都不要执着。那么,我们学佛时,应不应该有个目标呢?是否有了目标,本身也是一种执着呢?

衍慈法师答:佛法是有事有理两个方面。对事来说,无论做甚么事,必须要有理想与信念,理想是目标;信念是愿力,是一种推动力,这样比较容易达到目的。学佛亦然,如修净土法门者,若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没有信与愿,今日念佛,明日参禅,后天修密,因为没有目标与愿力,行动左右摇摆不定,很难有成就,结果就是一事无成。所以目标是需要的,它把方向锁定,令你不会走冤枉路。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中枢。只因娑婆世界上的人,心喜欢有所住,有的住在男女爱情上,有的住在名利富贵上,有人住在喜欢别人赞扬、夸奖、虚荣上,也有的人住在怨恨上!总之思想不是住在过去,就是住在未来的事,成为自己烦恼痛苦的根源。《金刚经》说,应无所住,是破凡夫之我法二执。不论善恶,都不要执着,即是善恶都不应住,这是对理方面而言。学佛应该事理圆融,这也是我们学佛应持之态度与目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我们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第一个,我们 先修空观...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么办

问: 两个孩子特别顽皮,常常我为此生气,打他们、骂他...

米面生了虫,应该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米面生了虫,怎么办?扔了浪费,吃了算...

受菩萨戒后,吃蛋犯什么罪

问: 受了在家菩萨戒,吃没有生命的鸡蛋、没有半月半月...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

家中佛堂的佛像应如何摆放

问: 弟子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比较多。有东林寺请来...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比比谁更有「道」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

定业可转还是不可转

问: 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

把你未来的功德跟佛号连结在一起

你必须把你净土的功德跟佛号连结在一起!诸位知道这是...

世智辩聪与般若智慧

世间人书念得多,接触的事物多,看得多、想得多、观念...

【佛教词典】触乐

触,指根、境、识和合而生之精神作用,计有六种,即眼...

【佛教词典】蜃楼台

(譬喻)内典谓之乾达婆城。十喻之一。秘藏宝钥下曰:...

证严法师:疑不生信,难成大事

人生最可怜、最苦恼的,莫过于疑心病重的人。所谓「疑...

为什么人对死亡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如果人们不相信有来世,不仅会导致很多的问题,也会影...

心为万行之本

《禅林宝训》是一本教内禅净合流,教外三道同研之书。...

峨眉山万年寺北宋普贤铜像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普贤菩萨应化的...

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阿弥陀经》要求学人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 《无量寿...

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

人生的十度修炼

1、忍得住孤独 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忍得住孤独,尤...

获得富贵果报的四种修法

可以让我们获得富贵的四种修法: 一、应时行施 是指应...

认真做事不去评论是非

经常会有人问我对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并要给出...

人可贵的九种心态

做事 人生在于做事情的过程,谋事而非谋人。成功是把...

弥勒菩萨应身——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齐明帝时东阳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业为...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见性了解真妄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