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成了手机的奴隶

贤书法师  2014/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成了手机的奴隶

僧团里不让用手机,除了少数执事法师因寺务需要以外,出家众都不用。

我们一进僧团之后,手机都上交,不再使用。对在家人来说,要是不用手机估计是比较难适应,因为当初出家以前,有很长很长的时间里,我在出门之前,要摸摸钱包在不在,钥匙在不在,手机在不在。

睡觉前,要摸摸枕头下的手机在不在,闲暇时要拿出手机把玩一下,看看短信,看看通讯录,看看是不是给谁发个短信。

外出时,要是发现手机没电了,就跟魂丢了一样,生怕漏掉了什么信息,充完电之后,赶紧看看有没有未接电话。而且,估计很多人的手机里都会藏着一些自己的秘密。

没有手机的生活,恐怕不太好想象。

出家就是斩断,快刀斩乱麻,说不用,就不用了,立刻和外界断了联系,一心用功办道。

我感觉,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内心猛地收回来,拖拖拉拉的就比较麻烦,后来,总结了一些经验。有一个师兄在下山回家之前,悄悄在床上发短信,不知道手机是从哪里来的,大家都是出家,到了这个程度,基本上就劝不了什么了。果然,没多久,这个师兄就下山回家了。

当然手机只是个外缘,真正需要提防的是自己的内心。出家后,一直没有用手机,后来常常出车,按寺院里的制度,会带上一部公用的手机,有什么事僧团好能联系上,办事也方便。

把客人送到地方,常常会独自开车回来。出家前有习惯,绝不会老实地独自开车回来,一般都是打个电话说会儿闲话,或者发几条短信来排遣行车的孤独。

平时也是,睡觉前,不发几条短信是睡不着的,然后收几条短信,稀里糊涂地才能睡下。

无论是等人还是干点什么事,心都会先想到手机。

出家后,独自开车,想到手机,立刻意识到,这是过去的恶习现前了,倘使把心缘到手机上,缘到那些世俗凡情的人和事,那人就难以专注,好不容易通过僧团随众积累的那一点点专注力,弄不好就被这个手机毁掉。

意识到了,就好对治。

万幸,现在已不再依赖这个东西,但是,仔细想一想,说的是简单,可做起来却是用了一年的时间,而且,这一年的时间过的是僧团的修行生活。这绝不是世间人所能轻易做到的。

我想不出来,在家居士如何抵御手机的诱惑。有个初步的判断,如果一个孩子不从乱七八糟的电视节目中摆脱出来的话,他的智力和定力肯定会受伤害,他的思考能力肯定会受阻碍;如果一个成年人不能从手机中摆脱出来的话,很难讲他的修道之路会走成什么样。

这就看到出家的好处了。我很难想象不出家的话,如何让我放下手机,因为我有公司要经营,有朋友要联系,有出版和影视方面的收入要谈判、联络,我要通过手机闲聊,散心杂话等等。

这个世界缺了我,可不行。

可事实上呢?一年来,世界没有我的瞎联系,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丝毫也没有什么损失,与我有关的人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要说有改变的话,那就是变得更好了,不懂事的开始懂事了,懂事的更加懂事了。

这个状态一时很难讲清楚。因为这个涉及到佛法的体验,对佛菩萨的坚定的信心,涉及到一些心力。

外人可能理解不了,会认为一个家庭的支柱出家了,给家庭带来的一定是悲剧,这是想当然,事实不是这样。但我很难把这种感受、经历讲清楚。

不过,可以佐证一下没有手机或者放下手机,一样可以生活,不会有什么不妥的影响。要说能够改变什么的话,就是能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清净、更敏感。

没有手机的诱惑,肯定会对诵经、打坐、思维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

这么讲好像还是不够具体,根据我放下手机的体验和经历,一个在家众首先要意识到手机的危害,它是不知不觉地腐蚀我们的内心,所以,要设法断掉这个东西,当然,不是不去用它,而是用它但不被它操纵、影响和伤害。

最好是不用,但在家众需要谋生,不用也不大可能。

我们可以尝试着一两天不用手机,不随身带着,然后将那些不需要联系的人删除,不再联系,特别是喜欢吃喝玩乐的那些朋友们。所有觉得对修行有影响的人,都不再主动联系。

还有,睡觉前一定不要把手机搁在枕头边。

平时没事不玩手机。总之,所有让自己对手机有依赖的行为都尝试自己去克服掉,打坐、诵经、用功的时候把手机关掉。

假如这个时候心思不在所诵的经文上,而是担心手机上会来什么信息或未接电话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心已经中了手机的毒了,对修行肯定会有障碍。

最好常常地不带手机。想开点,这个世界少了我们的联络是不会有什么损失的,地球该转还是转,更不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什么不良影响。

总之,最终的目的是,自己的手机拿得起来也放得下。用,就把事情做好;不用,也不想那个东西。

如果要做到的话,还是要先彻底放下,至少要一段时间地放下,否则不太容易。最起码要做到少用。

在寺院里,以后可能会做很多事情,也可能会用手机,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手机勒死,不能做手机的奴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我们现在有的人,你不要认为你家里的条件有多好,又有...

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受到什么样的熏习

你要想成道,想断烦恼;你想精进,想多念念佛、多拜佛...

恒真净土变现净土

今天我们讲的净土的第三个概念,叫恒真净土。也就是释...

若能成就此七法,魔王便无法乘虚侵扰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一日,对比丘众开...

五根放逸的过患

现在我们关键是要认识五根放逸的过患,一定要在这上面...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

魔境其实是不能干扰你的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

念念不被骄诳染

各位善知识,禅宗一法是心地法门,不可离开心地以外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云居山博雅老和尚的外三件、内三件

博雅老和尚在云居山打七出定回来后,一个小和尚跑去求...

学佛困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善护念

善护念这三个字,鸠摩罗什不晓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译的。...

受持供养楞严咒的种种功德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

到底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

问: 师父,有的老师说满足所需就能幸福,有的却说远...

【佛教词典】三部主

(名数)三部各有主,佛部之主为大日,莲华部之主为观...

【佛教词典】意安乐行

(术语)四安乐行之第三。意离四过,安乐行法华之法也...

富人和动物的奇缘

很久以前,有个非常富有的人,虽有万贯家财,但心地仁...

劫运下的悲惨世界

编者按:本文选自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第十八章之科...

吃素的原因来自两个最起码的认知

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海里生物、家养牲畜就理所...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所谓高僧或高尼,并不是自己说:我是高僧、我是高尼,...

六自口诀

大和尚让我今天跟各位法师讲几句话,实在不敢当。不过...

等待我们明天的是什么

我曾经在南山寺,见到过一个坐轮椅的人,他是因为车祸...

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

宋儒窃取佛经心性奥义,以宏阐儒道。深恐后人学佛,以...

在生命当中,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

破妄显真─妄想是很抽象的,我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大...

吃素所创造的数字奇迹

1、一个素食者至少拯救3只羊、11头牛、43头猪、1,10...

迟早都要成佛,为何还要去极乐世界呢

问: 佛说,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

物欲横流的贪欲世界及痛苦

在当今社会流行这样一种观念: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

简单生活,安心净土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一家国营企业上班,主要业务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