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改变你的思想,使令业果不成

净界法师  2014/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改变你的思想,使令业果不成

我讲一个净土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在念佛法要中讲到清朝一个吴毛居士:

这个吴毛居士是当时吴氏家族的仆人,那个家人是一个很大的大富长者的家族。这个仆人他平常除了做仆役的劳役工作,他就是好好的持戒念佛,念佛念得不错,看它的意思,他念佛不是嘴巴念佛,他还有观照力,调伏自己的烦恼。

清朝的时候产生了叛乱,有叛乱的军队渡江而来,所以他们的主人带了很多人及钱财都跑掉了,他自己就甘心留守看管家宅。叛军来的时候看到里面的房子这么大,钱财都被带走就很生气就拿他出气,用枪刺他七枪当场把他刺死,七枪而身亡。

死了以后也没人埋尸,就死在花园当中,经过几天以后乱兵被平定了,主人带了一些人就回来了,一看,唉哟,吴毛为我们牺牲了!过去一看,诶!他又醒过来,他醒过来说:你不要伤心,我过去生有重大的罪业,我本来要做七世的猪身来偿还罪障,现在我因为念佛的关系重报轻受,七枪来酬偿我七世的猪身,这业报已尽,我现在要念佛往生了,你们好好为我助念,讲完以后合掌念佛而往生。

我们讲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这个人他过去的罪业,因为他心念的改变,所以他整个因缘改变。我们上次讲课的时候,引用圆瑛老和尚的开示,他的意思就是说:带业往生,其实我要消宿业是很难,无始劫造这么多罪业,你怎么办?所以改变在缘,就是你要改变你的念头。你说,你一辈子忏悔业障……蕅益大师说:你就是每天都忏悔,忏了一百年,你所消的业障如爪中土,未消的业障如大地土。

那怎么办呢?改变你的思想,使令业果不成,惑业苦虽然有业,但是它没有滋润的增上缘,使令果报不成。就是我们昨天说的:破和合识,断相续心。所以你看这吴毛居士,他能够念佛念到整个念头完全改变,他本来要受七生的猪身,结果以七枪的轻报偿还。

蕅益大师在这段的结示,他说:如此经文你应该知道,修行之急务,要在断除业计颠倒。特别是对治计颠倒,遍计执的颠倒,当然我们也要对治业颠倒。所以前面讲,从今开始好好持戒,过去造了罪业那就好好忏悔,别再造新的业。第二个,你要好好的正念真如,不随妄转。

我们上次讲过,烦恼的第一念不能怪你,因为凡夫都会起烦恼的,但是你第二念的相续,这个就是你不对了!你的观照力没有正念真如,没有把佛号提起来,没有正念真如。所以《菩萨戒》是第二念结罪,就是你没有做到断相续心,破和合识。

你真正能够断相续心,破和合识的时候,你过去的业在《唯识学》叫不增长业,就是这个业力不能到三恶道去了,顶多在人世间重报轻受。所以你看有些人他一修行,越用功,业障越现前,这个是好事情,表示你过去重大的罪业,因为你心念的改变把它逼出来,逼出来以后把业障消掉,这是好事情!

说实在你的思想没有真正的转变之前,业障是不会逼出来的,那是真的。思想要达到真的脱胎换骨,思想真正的改变,你的业障才会逼出来。这是我们说的破和合识,断相续心,破除业计颠倒,这样子你才能够在轮回当中,找到一条新的光明,否则的话,我们就是本经说的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此辈名为可怜愍者。被妄想的力量一直牵动,就很难出离。

古德说:前面的汝今应知是偏重在人身难得,这一段的结释偏重在佛法难闻。

海公他在这一段经文说:佛陀出世,正法时代的印度有三亿人口,有一亿的人口没有听闻佛名,没有听闻正法,跟佛陀同一个时间出世,也生长在印度,从来没有听过释迦牟尼佛的名称,也没有听到什么叫正法。有一亿的人只听闻佛名,不闻正法,只有一亿的人,能够听闻佛法又知道佛名,佛世的时候尚且是三分之一的人听闻正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业障病》

业障病又分为外病、内病两种。 外病是由于福报不够,...

地藏菩萨能灭众生一切重罪

【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 地藏菩萨...

遭到毁谤应做如是思维

修道者如果遭遇到谗害和诬谤,不可嗔怨,不必计较。应...

怎样避免罪业的增长强大

贯通三世,强者先牵 前面是讲到业力的生起,这以下讲到...

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为何还能往生净土

我们是有罪,所以才来轮回,这是事实。但是有罪,有些...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

你认为很冤枉的事,其实没有半点不公平

我们在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前,需要大家发心,...

如何分辨魔障与业障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萨的因缘

佛源老和尚是铁骨铮铮的,也是独得祖师棒喝的真传。看...

学会面对失去,才能从失去中获得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相同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

功德不是被地震破坏的,而是被后悔心破坏了

佛陀说六根跟六尘接触,那个感受跟想像是没有体性的。...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

【佛教词典】相待有

【相待有】 三种有之一。如待短而有长,待长而有短,待...

【佛教词典】增语触

为“有对触”之对称。指与第六意识相应之意触。意触乃...

身体不是「我」,那「我」在哪里啊

如果我们诸位道友害病也好,或者受到伤害、感觉到痛,...

一心念佛,别留恋这个假壳子

诸位在家居士,如要你们粗衣淡饭,学做佛,那是不可能...

若无闲事挂心头

禅家云门宗有这样一首偈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

【推荐】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

没有吃素可以念咒吗

问: 我没有吃净口素,但念咒的时候,念净口业真言可以...

商人与龙女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善良的商人,他驱赶着八头牛,到一个很远...

随顺世缘不攀缘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减烦恼》,讲了我们在和他人...

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

《法华经》讲,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佛可以长久住世,...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

十种礼佛方法

今课要讲的,是拜佛的心态。身体端正,心恭敬专注。身...

慧律法师《临终切要》

○本段为《临终备览》之纲领和重点,没时间阅览长篇大...

要经过很大的折磨,才能超越痛苦的错觉

每次坐计程车,司机就问:师父,你看起来没有几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