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为何还能往生净土

净界法师  2017/05/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为何还能往生净土

我们是有罪,所以才来轮回,这是事实。但是有罪,有些人进步很快,有些人进步很慢,方法有问题。你看有些人他烦恼很重,他修了几年以后,他整个转过来,你跟他接触,诶!没有烦恼的味道。有些人烦恼很重,十年后你看他,还是烦恼很重,没什么改变,你看他就是每天在作功课,但是烦恼还是很重。为什么呢?

蕅益大师说:这真实的忏悔在于觅之了不可得,是真实的忏悔。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弟子叫央掘摩罗,这央掘摩罗他本来是住在室罗筏城的一个外道,他受他师父错误的引导。他师父说:你要去杀一千个人,然后把他们的指头串成一个花蔓挂在胸前,我才告诉你一个修行涅槃的法。

结果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人,杀到整个嗔心达到极限。他杀到整个城市大家都不敢出来,跑的跑,躲的躲,看不到人。还差一个人,就想到要去杀他自己家里的母亲。慈悲的佛陀就知道了,就过来引导他,他去追佛陀的时候,佛陀就跟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他走得慢,佛陀就走得慢,他走得快,佛陀就走得快。他就很紧张说:沙门,你停下来、停下来!佛陀说:我早就停下了,你还没有停下来。

这个时候,佛陀对他开示一个佛法以后,他就产生回光返照,一念的回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他整个烦恼就熄灭了,向佛陀忏悔,后来出家以后,今生证得四果阿罗汉。这个人今生杀了九百九十九人个人,还证得阿罗汉。

如果这个烦恼是真实的体性,他怎么做得到?乃至于我们净土宗带业往生,我们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我们为什么能够往生到净土去?这个诸位就要想想看。

因为烦恼跟罪业都不真实,你看你在作梦就跟真的一样,醒过来觅之了不可得,当然这关键点就是你要能回光返照。我们前面说过,你要没有回光返照,那这烦恼变成怎么样?我们看经文就知道: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烦恼在我们的心中到底它的势力是很强大,还是很羸弱,就看你自己会不会观照,你要随顺它就不得了,你要是顺着它的因缘去向外攀缘,那它是大的不得了。但是烦恼最怕一件事情,你问它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了!身为一个没有根源的妄想,它最怕你回光返照,你问它一句话就好,你从什么地方来?觅之了不可得,这个就是安心的处所,这就是一个灭罪的处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上则尽形寿念佛,下则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当时净影慧远为代表的诸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分都判得...

这四种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进的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

娑婆世界的快乐没有安稳性

前面是破坏,空观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想好的妄想、坏的...

感应道交是大学问,很难相信

感应道交可是大学问,可是很难相信的。感是什么?感是...

捐赠器官与临终助念问题

报载某师鼓励人死后捐赠器官一事,引起修净业者临终助...

人之一生,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的分解过程吗

问: 专修净土信愿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弥陀佛,最后会往生吗

问: 如果一个人从不知道佛教,也不知道阿弥陀佛,却...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

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念

作为一个修道人,我们现在还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

【佛教词典】胜鬘经

梵名 ?rīmālā-sijha-nāda-sūtra。全一卷。南朝刘...

【佛教词典】色界中鼻舌两界

【色界中鼻舌两界】 p0572   瑜伽五十六卷十三页云:...

用智慧水去灌溉这个愿

我讲一个《法句经》的小故事给大家参考。神通第一的目...

忏悔有这三种方法

忏悔有几种方法,有取相忏,有作法忏,有实相忏。这里...

如何消除跟佛陀之间的距离障碍

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这...

最好的领导者

团体的领导者有两种型态:一种是权威型,在他的领导下...

修行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

【推荐】这种感觉找不到,恐难生净土

你在临终的时候要做到准备,准备好了这才可以往生净土...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说...

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

了解自己的念头

修行不在其它,而在修心。如果要修心,就必须了解自己...

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

中医更强调吸收能力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

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

问: 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修行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