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妄想本来就没有的

净界法师  2014/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妄想本来就没有的

为什么要安住空性,佛法是先安住再调伏,因为你安住错误,你的心就向外攀缘,修行先找到生命的立足点,安住在清净的本体,才能够依体起用。所以安住空性,不随妄转,是很重要,我们不能够跟妄想,面对面的起冲突。

这个是佛陀大智慧,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妄想是生死的根本。但是你怎么面对它呢,你不能跟它硬干,你不是它的对手,佛陀告诉你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句话太重要了。你要从根把这个妄想拔掉,你本来就没有妄想,佛陀这一招太高了,安住空性就是站在没有妄想的角度来面对你的妄想。

诸位你还记得吗,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还记得吗?我们离家太久了,在外面流浪太久了,我们来自于同样一个家,就是清净本然的心,只是我们在轮回当中,打了太多妄想了,打到我们每一个人都互相不认识了,现在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所以,诸位要知道,修行真的有快慢,如果你掌握一个错误的方法,你就很辛苦,我讲实在话人生短暂,没有让你太多的时间去那边尝试,try and error 没有时间。最聪明的人就是赶快掌握祖师大德、佛菩萨的传承,掌握一个清净的道法,赶快上去。因为大家烦恼都差不多,无量劫来打了那么多妄想,大家都差不了多少,成功失败就是,谁能够掌握那个道,菩提道,这是关键啦。

他之所以能够成功,不是他的妄想比我们少,不是,是他掌握一个正确的思考模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来学习经典,佛陀出世,他一定有事情要告诉我们,否则佛陀不会出世,佛陀出世不是只是显神通而已,他一定有什么事情想告诉我们,他才会出世的。

所以佛陀灭度的时候,把道法放在经典里面,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这句话的最后的总结,就是站在本来没有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这个就是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楞严经》给它一个非常漂亮的名字叫做正念真如,其实就是安住空性。这个概念在你临命终太重要了,临命终的时候,我们过去生,我们今生所打的妄想,都可能会现起,会去刺激我们的佛号,这个时候谁能够保护佛号呢,只有这句话,安住空性。

你本来就没有妄想,你这样一想,妄想就没有力量了,因为它的根被你斩断了。所以诸位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不是马上对治它,你不是它的对手,你遇到烦恼,你试试看先念三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本来没有烦恼,你念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念三遍,你试试看,那个烦恼的力量完全被你崩溃了,你再提起佛号试试看。

所以我们要先放下妄想,你才能够面对妄想,再去对治妄想,是这个意思,这个是很重要的大乘的概念。整个《楞严经》的思想,都在讲这个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你本来就清净,这不是外来的,是你本来就清净的,知真本有,妄想本来就没有,这是我们本来面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是自己把痛苦扩大了

诸位,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我们开始引导大家修习这个道...

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

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与草木何异

问: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无情,与草木何异? 妙境法...

舍弃自我,依止真如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种的修行过程所成就的,这以下就...

欲识佛住处,只这语声是

打禅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这个道就悟,为什么...

先破妄显真,再提起佛号

其实这个一佛乘,最妙的地方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在临...

大安法师:科技与宗教的关系

问: 请法师开示科技与宗教的关系,确切地说,与佛教...

无明虽然颠倒,觉性依然不动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整部《楞严经》都是在讲这八个...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第...

佛法,一种终极智慧

一 佛,就是觉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给予你启发和帮助的人...

坎坷不可怕,一帆风顺才是最可怕的

人在不顺时才想到求神拜佛、念经。但是,坎坎坷坷时不...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

【佛教词典】胡子无须

(公案)无门关第四则曰:或庵主曰:西天胡子因甚无须...

【佛教词典】慈地比丘

(人名)是六群比丘中第一恶者。于生生中与摩罗子常为...

四无量心

菩萨须内具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

尽物布施,得福增多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

劝人念佛,是第一了不起的功德

一心念阿弥陀佛,修学念佛三昧,是改正恶习,修学善法...

法身当中的摄受愿力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十方诸佛的清净法身是平等的,但是...

觉悟不能代替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天子王臣在祭祀之前就有斋戒的传...

如何对治瞋心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

对动物慈悲

古时候的印度,人民拜他们的神时,一般都杀动物当做祭...

粗布衣换高贵衣服

过去有一位穷人,为人工作,得到一件粗布衣。有人看见...

誓言敌不过诱惑

【随顺觉性,而能得入差别之位矣。如《楞严经》所云:...

指与月

有位无尽藏尼,虽为女身,精研佛理,平时常诵《涅槃经...

十善业道之不杀生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业中,佛陀把杀业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