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皈依三宝是离开生死苦海最好的道路

净界法师  2014/10/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皈依三宝是离开生死苦海最好的道路

我们能够知道理体三宝里面的清净本性,那么我们生命,已经产生很大的反转。就好像经典上说的,有人受持三皈依,弥勒初会,在弥勒菩萨三会说法的初会,就能够解脱了。因为你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受三皈依,你就生生世世能够遇到三宝,到了弥勒菩萨的时候,你的善根就成熟。

所以我们看总结,所以皈依三宝,是离开生死苦海的一个最好的道路,也是悟入佛法功德的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一般人来说呢,因为身口意的罪业太重,烦恼粗重,在皈依的时候又产生轻慢,整天打妄想,没有好好的生起恭敬皈依的心,所以虽然皈依,遇到恶因缘就慢慢的,三宝的功德就失掉了。

这个有些人,他受了三皈依以后,他没有忆念三宝,这个心中就没有三宝了。学佛越久,这个心中已经没有佛了,所以他这个退失以后,这个烦恼就完全主导他的内心。所以一个人受了三皈依以后,你要不断的去专心缘此,得名皈依,故感善神随逐护助。

这个专心缘此很重要,我们一般人的生命,是完全活在妄想,但是你学佛人,你也活在妄想,但是你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呢,你现在妄想当中多了一道光明,所以你经常会很矛盾,真妄交攻。

那现在你要怎么做呢,你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好,加强你的光明,因为光明是能够破除黑暗,邪不胜正。其实你不要太在乎,你的烦恼跟妄想,不要太在乎,你加强你的正念比较重要,你不要怕你身体有病,你的体质好,它病自然会退失掉。

我们现在就是缺乏一种抗拒妄想的能力,我们现在没有一种自我调整的能力。所以你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就是你要加强你的正念,因为你心中没有光明,你就只有黑暗。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佛在世的时候也是舍卫国,也是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不过这个儿子很特别,大富长者把这个儿子生下来以后,他们家同时从地上涌出一个金色的小象,金象。这个金象,就整天跟着这个小孩子,这个孩子到东边,它就跟到东边,他在西边就跟到西边,它就保护这个小孩。

所以他妈妈就把这个小孩子,取名做象护,就是你经常有这个金象保护,这个小孩慢慢长大了以后,这个象也跟着长大。这个象呢,它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它吃饭也照吃饭,喝水也照喝水,它排出的排泄物大小便,都是百分之百的纯金,这不得了,这只象不但颜色是金色的,排出的也都是黄金,所以这个象护一出生以后,家里就变得很有钱,他有钱到什么程度呢?在经典上说,他连睡觉的床铺,都是珠宝打造成的,到这个份上。

象护他慢慢长大以后,这个有钱人都是跟有钱人在一起玩的,上流社会贵族,他在玩的过程当中呢,他有一天就炫耀了,他说我们家睡觉的地方,通通是珍宝做成的,其他朋友说,你家怎么会这么有钱呢,他说因为我家有一只象,那如是如是,排泄的都是黄金。他在炫耀的过程当中,他的朋友圈,有一个小孩就是阿阇世王。

他那个时候是个太子,他听到以后,因为阿阇世王的贪欲很重,就下定决心等我一天登上了王位,我一定要把这个金象抢过来,他就许下这个邪愿。后来长大以后,阿阇世王他长大以后,他看他爸爸年纪这么大,也不传位给他,他就把他爸爸频婆娑罗王给害死,活活给饿死,他等于是犯了逆罪,就夺取王位。

夺取王位以后他马上就想到,他小时候所发的愿,他就把象护,把他请到家里面来吃饭,他说我们过去好歹是朋友一场。吃完饭以后他就跟象护说,我请你吃饭你要做一点回馈,那这样子好啦,你这个象就留下,你一个人回去好了。那象护没办法了,就一个人回去,但是这个象是福德招感,是不能用抢的。

所以这个象在他回到家的时候,这个象就自动在阿阇世王的宫殿里面消失掉,又回到自己的家里去了。他爸爸就很紧张,这糟糕了,那有杀身之祸,你们得罪了阿阇世王,现在没办法只有一个方法,出家。所以他爸爸就把他送去出家了,出家了,那个大象也跟着出家了。

出家以后这个象护也有善根,他就如法的修学,就证得阿罗汉果了。证得阿罗汉果以后,他出去托钵,这个象就跟他身边托钵,他回来的时候,这象就跟他回来。居士就议论纷纷说,哎呀,这个比丘不简单,后面跟着一个金色的象。

就像我们现在一样,整天就带着几台游览车来到寺庙,不是来请教佛法,来看金象的。这样子这个居士经常来到这个寺庙来看金象,就干扰其他比丘的修学,就不寂静了。比丘把这个事报告佛陀,我们都受到干扰了。佛陀就把象护找来说:你现在也证得阿罗汉果了,你这个象是你过去修习善业所感的人天的福报,你现在有涅槃的功德,不需要这种人天福报,你有摩尼宝珠了,你不需要吃糖果了。

象护说:我也不喜欢它跟我身边,但我没办法,佛陀说:你跟它说三遍,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至今以后更不需汝,我不需要你了,他说三遍。说三遍以后金象就消失掉了,消失掉以后有比丘就问佛陀,说这个象护,他为什么有这个因缘,能够得到这个金象,得到这么大的福报,又出家,又成就阿罗汉果呢。

他说过去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个居士,这个居士在共修的时候绕佛,绕到那个当来下生的释迦牟尼佛,诸位知道贤劫千佛,要来到人世间之前,都是乘六牙白象来投胎的,就是在迦叶佛的时候,就预先把释迦牟尼佛即将投胎的像就供起来。

这个居士在绕佛的过程当中,看到这个释迦牟尼佛的佛像跟他所乘坐的六牙白象,已经剥落了,不庄严了,他就发心请这个水泥工,把它给重新修整,又把它打上一层薄薄的金片,打完以后他就发愿,愿我生生世世得到富贵这第一个,第二个愿我有一天能够成就菩提,他发了两个愿。所以他在来生当中就成就了象护的功德,一方面他又遇到佛法,能够出家成就阿罗汉果。

诸位要知道,这个皈依是要发愿的,我们很多人都只有信心,不对啊,是要发愿。你们要受过五戒,或者受过菩萨戒就知道了,所有的戒体都是在三皈依的时候发愿,面对整个三宝的境界,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化,你要发愿的。

皈依三宝的意义就是,你希望总有一天,你成就三宝一样的功德,所以我们皈依佛,诸位我们佛弟子跟外道,诶,不要说外道,那就不恭敬,跟其他宗教不一样,其他宗教皈依他们的上帝,他们的神,你没有人敢说,我有一天跟上帝一样,没有人敢这样讲。

只有佛陀可以,所以我们皈依佛,除了我们对于恭敬礼拜以外,很重要,你要发愿总有一天跟佛一样,你要有这个咒愿力。因为你今天面对的,是一个三宝的真实功德,你所发的愿,你生命就有一种力量来引导你了。除了你造恶的力量,另外有一个正面的力量,来牵引你了,你冥冥当中,当你造了恶业以后,你就觉得你心不安,因为有一个力量不同意,这个就是你生命的改变。

以前我们造恶是理所当然,这个最糟糕了,造恶把它当作理所当然,你这个业力特别坚固,我们现在造恶感到弟子心不安,这个是非常好,因为表示说你的心中两种力量,一种是邪恶的力量,第二个是光明的力量。

所以我们不断的亲近三宝,表面上我们是在供养三宝,其实你是在栽培你内心的力量,你是借相修心,你的内心产生一个理体三宝,而且如果你能够发愿,那这个力量更大了。所以我们现在的内心,充满了妄想跟业力,但是没关系,你要加强你的光明。

在菩萨戒上说受了菩萨戒的人,你每一天都要至少拜一拜佛,至少称念一句三宝的功德,赞叹,口业的赞叹,第三个,赞叹僧宝,就是你每天都要跟三宝见过一面,你的三宝要在你的心中走一趟,因为这个三宝一旦离开你的心中,你就完了,因为他是我们的心中的皈依,是我们改变生命改造生命的一个依靠。

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这是了生脱死的唯一方法,因为我们自己已经没办法改变自己了。所以我们在整个修学当中,先依止事相三宝,然后再创造内心的理体三宝,最后我们从理体三宝当中,开始产生灭恶生善而转凡成圣,是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受过菩萨戒应发此十大愿

一、愿我先世及今身所种善根,常系在心,终不忘失; 二...

大安法师:皈依十多年了怎么事事不如意

问: 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

圣印法师:受三皈依的态度

三皈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认为这必须发十种心...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皆得神足飞行愿

第九 皆得神足飞行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

净土三资粮之如何发愿

云何作愿 世亲菩萨在《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往生...

皈依后的八大好处

皈依对我们有什么大好处呢?可分为八点: 一、入佛弟...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没有找到真如自性,所以才会寂寞

下面把妄想作一个总结: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

三大计划解决婆媳矛盾

我们的先辈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提倡的设身处地,以己度...

佛制戒是不是给我们找麻烦呢

佛陀时代,教育的导师是谁?是佛陀。佛在说法,佛在建...

【佛教词典】不离我所

【不离我所】 p0325 杂集论一卷十六页云:不离我所者:...

【佛教词典】一音

谓佛之音声。盖众生缘有深浅,根有利钝,故于一音之中...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

什么是真如

那我们谈谈什么是真如呢? 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

【推荐】一切轮回的根本就是我们的业力

通过十二因缘流转门,我们了解了生命轮回的真相。那要...

圆瑛法师: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为稳当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因机施教,广立行门,综计有八...

俗人入寺作出家因缘

原文: 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经云:...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

记住别人的好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犯同样的毛病,就是别人 对我们...

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问: 师父慈悲,弟子不知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

身与触即如来藏性

这个身根,是一个内处;外在的触尘冷热涩滑,是外处。...

春节,请把「五孝」带回家

一年又过去了,我们与父母的年龄都在增长。人到晚年易...

可以自己在网络上受戒吗

问: 请问在网络前可以受戒吗?哪些戒可以在网络上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