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净界法师  2015/0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所以我们叫做:为菩提道,求生净土。那么求生净土,我们就面临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生命的相状,一个是生命的本体。生命的相状是由善恶的业力来主导,首先我们希望我们临终是一个很安和的相状。我相信我们没有一个人希望我们临终的时候是死于非命,或者是遭受到极度病痛的摧折。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愿我临终无障碍。

所以我们对于生命的相状给我们的感觉也不能忽略。因此我们也应该多多的拜忏、多多的念佛、多多的持戒、发愿,把所有的忏悔、皈依、发愿的功课,都把它回向到:愿我临终无障碍。我们希望临终能够创造一个很详和的相状,来帮助我们提起正念,这个是有需要的。所以我们第一个:我们要规划一个未来美好的相状,这第一个;第二个,这重要了,就是你要掌握一个正确的本体的操作。就是这些相状是谁操作呢?所以我们开始处理我们的思想。

我们把相状处理好以后,我们把相状剥开来,看到我们生命两个本体:一个是自我,一个是真如。自我意识是我们习惯的操作的模式,其实宗喀巴大师他也讲到一个观念,说我们其实生生世世也做了很多的善法,就是我们过去也念过佛、也布施、也持戒,但是我们的善法为什么不能变成一种解脱的功德,都全部落到轮回的业力里面去呢?因为我们想要掌控这个善业,我们一直希望那个善业为我所用。你越是想要掌握它,这个善业,这个档次就越低了。伟大的佛陀,他也曾经做了很多的善业,那么为什么佛陀的善业,它能够变成一种自在的功德的庄严?佛为法王,于法自在,因为他操作善业的心态是正确的,他用空性来操作它。

所以当我们在面对因果的时候,除了假相以外,这个本体就很重要了。你到底在造善的时候,你希望你怎么来处理你的善业,你希望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你的善业,如果你想掌控它,那对不起,它会带给你无量无边的生死轮回的力量。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讲到本体的问题了,就是你怎么去面对你过去生所造的业力。当然佛陀的智慧就是说我们应该放弃主宰,我们应该追求自在。因为你主宰它,第一个它今生也会给你带来痛苦,你这个善业,带业,你的福报,快乐的福报带业;第二个,你付出了生生世世轮回的代价。所以佛陀在开显真如的时候,就是告诉我们,放弃轮回的主宰,放弃生命的主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以生死大事为急

省庵祖师曾经写一封信给茅静远居士,师对茅静远居士这...

【推荐】【佛学漫画】佛陀早把「量子」整明白了

在量子力学领域,竟然印证了穿墙术的存在,还给起了个...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

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

情不附物

作为汉传佛教的信徒,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福报,什么福...

流转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有一段开示,他说:宇宙无非旅...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躯壳而忙

我们凡夫都有身见,执着这个色身是我,执着得要死,身...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念佛的方法,总的来说有四种。也就是持名,观像,观想...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不淫戒的功德与淫欲的过失

《佛说不淫戒经》白话译文: 何谓不淫戒呢?守持不淫...

就是为了这最有意义的一喊

净土缘起的第六大缘起,就是染土本空。为什么要说净土...

吃素念佛能解决什么问题

当我们说一件事情是好是坏时,总是相对于我们的判断标...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以一切诸法,皆...

【佛教词典】圆晖

唐代僧。籍贯不详。幼即研习性相之学,精研俱舍。玄宗...

【佛教词典】教相判释

即判别解释佛陀一生所说教法之相状差别。略作教相、判...

有时平平淡淡也是一种福

要培养自己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来牵引自己的生命,很重...

贫穷布施难?在乎一念之间

昨日说《四十二章经》中的二十难,会过来,难会变易。...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因果二字,十界同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处,概不出...

证严法师:生活,淡泊简单就好

△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

十条处世必读励志格言

一:为人们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失去了很多,也...

小人心行 现生折福折寿

儒家对这个就是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动、...

【推荐】11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是中国佛教共同特色 大乘佛教,不论显密,几乎...

【推荐】医院里的「生死轮回站」

世人总认为生死离自己很远,若是有人与其谈论生死,他...

持咒必须有正知正见,若为求神通便是魔见

虚云老和尚在世时说,那些持咒的人,利用持咒来破除妄...

求生华藏不容易,阴境现前反见娘

有两个发愿求生华藏世界的同修,有一天,其中一个得病...

病中有没有忘了念佛(弘一大师患重病的故事)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西归直指》中有一个精妙深远的...

我们来到世间,无非是个过客而已

我们来世间,不过是个过客,小住数十载就要回到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