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攀缘心要如何消灭它呢

净界法师  2015/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攀缘心要如何消灭它呢

(一)【楞严经】所要对治的就是攀缘心:这个攀缘心怎么要消灭它呢?因为:第一个它带给我们忧愁苦恼;第二个它引生生死的业力,有这两大过患。

(二)【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方法非常巧妙:它就是一个方向─回光返照,正念真如。

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诸位要知道,前面这四个字是一个重点—回光返照。攀缘心它在我们心中,是天不怕地不怕,但它就怕你一件事情,你问它: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了。因为攀缘心它必须要有一个影像的支柱,它才能够活动,它是有所住…可能是住于外境,也可能是住于你心中的妄想。

总而言之,攀缘心它是一个【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当有外境的刺激,它产生了;当这个影像消失了,攀缘心就消失。所以攀缘心是怎么样?没头没尾。它是一个中间的过程嘛!

蕅益大师说是:犹如猕猴攀树枝,抓一个又放一个,抓一个又放一个。猕猴为什么能够跳来跳去呢?它必须有这个树可以抓,它必须有所住。所以:当我们回光返照的时候─觅心了不可得!我们真实看到:这个妄想是一个虚妄的影像而已,我们不一定要跟它走。所以本经解决你生命的痛苦、解决你无始生死的业力,其实就在这四个字─回光返照。我们研究本经,你开始要改变思考模式,你看到事情…你那个心不要马上就跑出去,不要这样子,回光返照,等一等,你问你自己,现在这个心是从什么地方来?

第一个、安住真如:你的内心是不迷、不取、不动─非常正确。

第二个、向外攀缘:你的心已经跟外境结合在一起了,被外境所转了;这个时候你要小心了,你开始在累积你生命的痛苦,你又再累积你生死的业力。

印光大师常说一句话说:一个人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你福报大,你接触的外境就比较广,你的攀缘心相对就比较重。所以同样念佛的人,你看福报越大的人,他往生越困难,因为他所缘境太广。

回光返照的过程──(经中佛陀分成二个次第)

第一个、先远离外在的尘境─(这是比较粗的)。外在的尘境就是你今生所接触的这些五欲六尘;跟你今生有关系的尘境,这一部分你要先远离。

第二个、要远离你心中的妄想─(这个就比较困难)。你看我在这里打坐,我也没有向外攀缘什么境界,但是我心中还是有很多的攀缘;这是怎么来的呢?从过去生的种子引生;你过去生打了什么妄想,事情过了,你这个种子留下来了;你前生打什么妄想,你今生你还打什么妄想--【等流性】。那么远离心中的妄想,这一部分是比较困难,当然方法都一样,都是回光返照。

所以我们在经文里,看佛陀引导阿难尊者怎么去找到真实的心性?他就是问:你的心是从什么地方来? 他第一步先远离外境;其次,远离内心的妄想;最后把心带回家。这就是整部《楞严经》修学的目标,就是:把一个在外面到处跑的心赶快带回家,这样子我们在修学当中,就可以从一种安乐道而提升到解脱道,这是本经的修学大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空观是空掉妄想,不是空掉外境

空观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经常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本...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陀说,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无常,什么时候会退出,...

圣严法师《安定人心责无旁贷》

现在我们要救世界、要救人类的未来,只有三个条件:一...

为什么会感觉到空虚

有人发短信问我:人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空虚呢? 顾名...

佛子行三十七颂

谁见诸法无来去, 唯一勤行利众生, 殊胜师及观自在,...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拥有强大的内心,可以更坦然地...

培植心地的善因

请看下面的《阴骘文》: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一人与万人敌,在今人则不行

用功的人,谓一人与万人敌。这一句话,在古人最好,在...

达摩大师:禅观七门

问曰:何名禅定? 答曰:禅为乱心不起,无动无念为禅定...

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

要知道由闻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对此获得定解之后,...

用功办道这件事,应分分秒秒皆如是才行

用功办道这件事,不论是几个七,天天如是、时时如是、...

【佛教词典】梵网戒

即梵网经卷下所载之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于大乘戒中...

【佛教词典】北洲寿量

【北洲寿量】 p0527 俱舍论十一卷十八页云:此诸寿量、...

一名退休妇产科医生的忏悔

以下所述,是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真实故事。 因为母亲退...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性别》

很多人想知道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是印度人还是中...

以善来对治纠正不善

一般人多半不清楚什么是善与不善,什么是好的心与不好...

前世吝啬今世贫穷

在舍卫国里有一个贫穷的老人,年龄已经一百岁了。他拄...

何谓「成、住、坏、空」

问: 请开示成、住、坏、空的定义? 中台禅寺答: 成...

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

观音菩萨的法门,从显教来说,《心经》讲的行深般若波...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

闭关念佛二十一天的感悟

二〇一五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净土文化夏令营。在七...

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治

具有多疑心态的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通过想象把生活...

星云大师《黑白观音》

某位信徒拥有一尊白瓷观音。整尊观音圣像质地细致,塑...

绮语之毒,招灾引难

下面讲到绮语,绮语译为杂秽语,杂就是闲杂,秽是污秽...

为妻之道与七种妻子

佛陀在【玉耶女经】中对玉耶女说了为妻之道: 1、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