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净界法师  2015/0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叫做日用而不知啊!古人说:有一个无为真人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但是我们没有真正回光返照,不知道它的存在。

开显真性一定要借用显体,假借事相的因缘,才知道心性的存在。你看禅宗它常说: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喝茶去!因为你的舌头跟茶一接触的时候产生感受,那我们一般人不会喝茶,就说这个茶不错哦!心随境转;那么会喝茶的人他是回光返照:诶!我为什么产生这个感受呢?它从什么地方来呢?开始回光返照,喔…原来是我有一念的心性。这个六根只是个工具嘛,那是一个果报体,那是过去的业力创造一个工具让我们用嘛,这个房子是借假修真啊!

这禅宗常说:喝茶去、吃饼去!但是你要会喝茶、会吃饼才算啊!你要不会喝的人,那是心随境转,那就是攀缘心;你要回光返照,找出喝茶是谁?念佛是谁?找到那个清净本然的一念明了的心性,那就是我们真实的安住处了,所以我们现在叫做日用而不知!其实,我们真实的心性没有离开我们,它从来没有放弃我们,古人常说: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业、起了很多烦恼,到三恶道去,我们一念清净的本性从来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我们没有去承当它而已。

古人常说:真妄不隔一条线。

你看我现在看这一朵花,我被这个花所转──诶…这个花不错、很好,妄心!但是我同时看这个花,我说这个花不错,回光返照──它只是一个假名、假相、假用,我不迷、不取、不动,当下就是真心。所以你看花,你同时是妄心,也可能同时显现真心,关键在于你向外攀缘跟向内安住,关键在这里,所以你要知道真心跟妄心不隔一条线。

我们这一念心──随时可以变成魔王,它随时也可以变成佛陀;你操作得当,它就显出佛的功德;你操作失当,它就显出魔王的可怕,就是这样子!佛陀跟魔王也没有隔一条线,这个大乘佛法讲不二法门,痛苦的根源也是它,安乐的根源也是它,关键你要能够了解这两个之间的差别,我们的心没有错,是我们操作失当。

这地方如是见性,是心非眼。意思就是说:我们的见性没有离开我们嘛,你不必说要去哪里找,你只要放下妄想,它就显现了。我们自己日用而不知,我们自己不去直下承当,所以我们错失了良机嘛;不是说:要你去远离妄想,另外找一个真心,不是!你远离妄想的当下,真心就出现了,是这个意思。所以破妄显真-其实这两句话,是一句话─破妄的当下就是显真,显真的当下就是破妄;这个破除妄想跟开显真心,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两方面的思考:什么是妄想?向外攀缘;什么是真心?向内安住。先把它分出来,但是你慢慢的要把这两句话要合起来,你就成功了、你就开悟了。

破妄当下就是显真,因为你打妄想的心也是真心,你迷了就是全体是妄;一念迷,全真成妄;一念悟,全妄即真。你说:我成佛的时候,我在菩提树下一念的相应,夜睹明星,朗然开悟。那一念心,跟你现在打妄想的心有没有一样?也可以说一样,也可以说不一样,体性是一样,作用不同;你打妄想的心,就是你成佛的心,但是你也可以说不一样,但是你也可以说一样,这是你去体会!你现在打妄想的心,你胡思乱想的心,跟你成就诸佛时候的那一念心,是一样、也不一样─体同用别。

到这个地方,佛陀开始讲真妄不二了。你看佛陀在前面是──妄就是妄,真就是真,妄想启动生死的根本,真心启动涅槃的根本;现在这两个把它结合在一起──真在哪里呢?就在妄中,你觉悟了--妄想全体变成真,你起颠倒的时候--全体又变成妄,这个是大乘不二法门!这个大家要好好体会、体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

托彼名号,显我自性

从事相上来说,无量寿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

一个人的好坏是不决定的

在儒家的道理当中,有两句话提到内心的重要性: 第一、...

圣严法师《安定人心责无旁贷》

现在我们要救世界、要救人类的未来,只有三个条件:一...

如何参「念佛是谁」

有道友问:如何参念佛是谁? 这是话头!你问念佛是谁?...

为什么会感觉到空虚

有人发短信问我:人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空虚呢? 顾名...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陀说,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无常,什么时候会退出,...

六道的十类众生是怎么来的呢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如何辨别邪伪的禅相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

因果定律是不变的法则

修学佛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知见,更进一步要身体力行。...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也就是仁、智、勇。 第一个要素就是...

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内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

【佛教词典】殊胜

【殊胜】 p0945   无性释一卷三页云:卽是展转差别无...

【佛教词典】天须菩提

(人名)三须菩提之一。佛弟子中有三须菩提,此其中之...

来到这个世界,你我都是过客

我刚出家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在闽南佛学院读书的小师父...

请温柔地对你的家人讲话

一个女同事讲话极温柔,我们也因为她的温柔性格受益不...

人死后焚化遗体的意义所在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靠佛号加持,真发厌离心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关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

随缘行善积德的方法

第一与人为善: 何谓与人为善,念念不忘为大众着想,...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古往今来,我...

感恩天地之德

宇宙山河、天地日月、花草树木,都有生命。大自然有同...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

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为人处事当宽厚缓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

大安法师:信得越深,念得就越切

这句名号我们要念呢,要有一些前提:第一是信愿,第二...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和求加持

什么叫加持?加持就是说,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

【佛学漫画】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的开创精神,让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了夯实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