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参「念佛是谁」

梦参老和尚  2016/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参「念佛是谁」

有道友问:如何参“念佛是谁?”

这是话头!你问念佛是谁?参啊!到底是谁?谁在念?嘴巴在念,嘴巴还在,气没有了。这人死了,他怎么不念,气也不出了?是心在念?心在念,只是意念,意想也可以。但是是哪个心?是颠倒妄想心吗?你找一找。念完了问:念佛是谁?这是无我观的。念佛是谁?究竟是谁?

参到一定的时候,破参了,第一步的功夫做到了。破参并不是到家了,破参不等于开悟。破参,第一个功夫入到了,懂得了念佛是谁,没有能念的我,也没有所念的佛,能所性空。念佛就是谁在念佛?能找到这一个,很不容易了。

从哪儿学习话头?照顾话头,参活话头,这是一个。你找话头干什么?念佛是谁不就是了吗?这个本身就是个话头!念佛是谁?这也是个话头。不止这一个,谁在念佛?人家听经,谁在闻法呀?哪个能够闻呀?是我在闻吗?是耳根在闻吗?这就是达到前头的反闻闻自性,都是一样的,话头你可以随便的,不止“念佛是谁”。

有人说:“父母未生我之前,谁是我?”“那生了我之后,我又是谁?活着的是我吗?不是我呀!死了还有我没有我?”这都是话头。你所怀疑的东西,都是话头。风从哪里来?为何有水?火是怎么样生起的?不用教理,用教理就糟糕了,话都参不起来了。

他问我缘起,一切诸法缘起。什么是话头?性空,那你话头参不成。参就要起疑情,疑情越大,你所悟到的时候,你就越能够理解。原先不明白的一些事物,突然间就明白了。也没有经过谁说,你自己就明白,这也叫开悟。悟的大小、事情的深浅,才有种种层次不同。

我以前听不懂,我拜一拜;他再讲,我忽然间懂了,怎么懂得?说不出来,怎么以前不懂,现在都懂了。怎么懂的?这里都是话头。当你以前不会,你以前不信佛。我问你:“什么是佛?”你自己可以问:“什么是佛?哪个是佛?”这就是话头。

知道丹霞祖师劈佛的故事吗?他到一间庙里去度一位和尚,他到庙里去的时候天很冷,就把佛像劈开烧火了。两人要打架了。丹霞祖师说:“我在找舍利。”“木头里头哪有舍利?”“好,木头里没有舍利,我再烧一个。”

这都是话头。这是丹霞祖师破他的执着!这位和尚拜佛拜的不可开交,丹霞祖师把他拜的东西,把他主观的给夺了。夺相取智,夺他的那个相,取他那个智能。不过我们没有这个手段,我们劈佛得下地狱。那是没错的。他劈没有事,为什么他没事呢?他认识,这不但是木头,连木头也没有。性空的得有那个本事,得有那个手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

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

问: 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

没能力断烦恼,要持佛号求往生

这里得生,就是往生,能够往生四土,从四个土来判,因...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

昌臻法师《临终助念往生》

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

念佛要「声缘于心,心缘于声」

念这个佛号的时候,怎么念得功夫上路、得力?这里教一...

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

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怎样才能减少痛苦

你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生活以及周围环境的...

害怕恐怖是如何招感来的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恐怖是怎么招感来的?恐怖是业,...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

【推荐】梦参老和尚谈修行

离开纽约不到四年,这次重回纽约,我问了很多道友:有...

【佛教词典】行

(术语)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

【佛教词典】方等忏悔

指方等三昧之忏法。又作方等忏。即行方等三昧时,诚心...

你们是最快乐的人

至於宇宙,则是每一个宗教都会谈到的。释迦牟尼佛在经...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

回向之义,大矣哉

【原文】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佛为长者说四种施

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

凡是这种的梦境,都是宿世众生在恶趣未能出离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

如何消除业障与消业的征兆

一切法由心想生。罪由心起,必将由心忏悔。只有心地清...

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

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

佛门中的「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有哪些来历? 八大菩萨是佛经中记载辅助释迦牟...

三界无安,以苦为乐

【原文】 厕虫之在厕也,自犬羊视之不胜其苦,而厕虫不...

身心五条绳,越执越紧缚

财色名食睡,身心五条绳,越贪越难解,越执越紧缚。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