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用觉悟奉献来提升我们人生

妙华法师  2015/0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用觉悟奉献来提升我们人生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天,我们相聚洗心禅寺,这是缘分、是佛缘,结缘三宝、结缘洗心寺,因缘殊胜,在此我给大家讲四句话:

一、人生觉悟:是因文化和信仰对人生在善与乐、得与失,生与死有清醒透彻的认识。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高僧一行研究天体等。活得很踏实,目标明确。太虚大师主张人间佛教,做今菩萨,行菩萨道,宣扬“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清净、自在、解脱的人生,建立在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的理论基础上,这是一种觉悟。

二、社会觉悟:因为文化的认同(如有人认同传统文化,有人认同西方文明,有人认同地域文化等)和信仰的建立,人在社会活动中为体现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佛教的价值观,不是一个人的钱有多少,城市的经济指标有多少,而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妙湛法师一生坎坷,得重病肝癌晚期,最后临终的遗言是:“勿忘世上苦人多。”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自私的人在佛法来看不是有社会觉悟的人,而是一个愚痴的人。这一理论缘于“法不孤起”,以及“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对社会的总体认知,也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共同体。

三、奉献人生:奉献人生不但取决于你怎么想,更取决于你怎样做。有人为了自己的享乐,可以一掷千金,而对于助学扶贫一毛不拔,有人可以有几套豪宅,但对于为他工作服务的人可以一年不发工资,甚至以强凌弱。有人可以玩乐通宵达旦,但绝不想为公益事业花半天时光。经济增长了,我们的奉献社会的觉悟提高了吗?如此诸种现象,值得我们的深思。佛经中说“给是乐,受是苦”,给予别人是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也是幸福感的精神来源。总之,奉献,尤其是无代价的奉献是一种人生强势的有力证明。

四、提升人生:我们生下来有个体差异,但毫无疑问,我们绝不是圣人。透过走进寺庙我们了解佛教,通过亲近大德法师我们解除心中的疑惑,依止佛法僧三宝,建立信仰,学习文化,并依之正信正行,心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智慧越来越大,烦恼越来越少;心境越来越好,奉献越来越大,至始至终贯彻以修养、修行、修炼自己,我们的人生就会得到强有力的提升,近则安乐、解脱;远则离苦、得乐。离人间五浊之苦,得佛法究竟之乐。

寺院是学校,和尚是教师,经书是教材,以全新的认识,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洗心禅寺,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提升人生为圭臬,边干边学、边学边修,三年五年后我们的人生觉悟,人生境界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佛家文化博大精深,佛法浩如烟海,说不能尽。结缘佛教,结缘佛法,结缘洗心智慧是我最想说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星云大师《现代青年应有的人生观》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所要讲的是现代青年应...

品古人六戒,修宠辱不惊

1、大乐易失察 跟大喜易失言有近似之处,有个成语叫得...

佛不欺人

接触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忆这期间的进进退退、...

服务大众,神人共钦

有一个成都的知府,叫张乖崖的,他有一次在梦中经历一...

51条做人之道

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这一辈子需要知...

【推荐】品茶

一位屡遭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普济寺,慕名...

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

我当时要出家的时候,我冷静了一星期,我就拿起笔写着...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也就是仁、智、勇。 第一个要素就是...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皈依的四个误区

今天我们的内容想跟大家说一说,有关皈依的误区。那么...

令师神通超人,平时是否教你们神通

美国度轮老法师(宣化上人)弟子恒某师、恒某师,来承天...

外界是自心的投影

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境是从哪里来的?世间...

为何「富不过三代」

天定胜人,人定亦能胜天。这句话是千古不变的事实。自...

【佛教词典】废迹显本

又作废迹立本。乃天台宗本门三喻之一,法华十重显本之...

【佛教词典】阿弥陀佛说林

凡七卷。日僧善性继成编于明和七年(1770)。系摘录大...

越用功为何烦恼越重

【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如何对治瞋心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

积德行善才能改变命运

每个人都想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比如钱财不缺、家庭...

只要这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机会

业当然它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它只是在酝酿当中,它还...

诚哉在我,不关业障事

参禅人,第一要守清规,方能参禅。 清规者,公正清严为...

口善心不善,枉把弥陀念

王太太觉得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老公没本事不会赚钱,儿...

须得无生忍已,方能苦海救度众生

疏文 又喻二人救溺,直入水救,彼此俱溺。有方便者,往...

慈心不杀 世世无患

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

十善业道之不杀生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业中,佛陀把杀业放在第一位,...

广钦老和尚的考试,您能及格吗

练就忍辱不动心 我的两位剃度恩师,是跟随上广下钦老和...

修鞋老人仁心保罪犯,感得法律施缓刑

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维持生活。他的修鞋摊安置在当...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