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远离尘劳定心禅修

惟觉老和尚  2015/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远离尘劳定心禅修

佛法说人生有八苦,其中“五阴炽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色,属于物质,包括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心法,有受、想、行、识。不论年纪大小,每个人都受色、受、想、行、识的影响,尤其是在十多岁至二十多岁的年轻时代,身心都有很大的变化,产生冲击,就是五阴炽盛,身心不得安定。

远离尘劳 定心禅修

一般的年轻人在放假期间通常去逛街、看电影、游山玩水,回来后却感到一身的疲劳。表面上看是在休息,其实都是在疲劳自己,为什么?真正的休息,是我们这念心达到无念、无住、无为、无想的境界,只要念头一动,就不是休息。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的妄想太多,乃至于过去的种子浮现,晚上就会作梦,这些都是妄想。晚上作梦太多,第二天就会没有精神,因为作梦就没有休息,意识还在活动。所以,禅修就是告诉我们要大休大歇。无论是读书、上班,一天下来,身心都很疲劳,这时马上把眼睛闭起来,什么都不要想,静坐三分钟,再把眼睛睁开,就觉得精神焕发,一般人说是充电,实在是如此的。

佛法重视“戒、定、慧”三无漏学,儒家也讲:“定、静、安、虑、得”,作学问的人,要把心定下来。《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假使心定不下来,患得患失,心浮气躁,妄想太多,很多事情就看不清楚,所想所作就不是清净的智慧。所以心要定,心定下来了,心就能够得自在、得解脱,看什么事情都看得很清楚。禅修打坐,就是定;诵经、念佛、持咒,心靠在经文、佛号、咒上,也是修定。

博学多闻 长养智慧

作学问是知识,和智慧不一样。智慧这一念心是本具的,知识则是后天学习来的,虽然是两条路,但不相冲突。《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作学问是一个加号,从小学到大学,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技能,都属于知识,是后天加上去的,假使不复习,时间一久就忘掉了。

一般人认为天天求佛、求神,就能开智慧,完全是错误的。智慧是属于清净心,能判断、能觉悟,了解是非善恶、了解人生价值在哪里,就要靠智慧。禅修静坐就是要检讨反省、惭愧忏悔,把心当中的烦恼化掉,这就是智慧。古德说:“心田不长无明草,性地常开智慧花。”我们心当中有很多无明草,要转识成智,降伏贪、瞋、痴、慢、疑、邪见,有了过失,知道检讨、反省、改进,不断地精进、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实践,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

学生要打好基础,不能投机取巧,要老老实实地建立完整的人格,将来拿到博士了,真正是出人头地,成为社会的精英,受到大众的肯定。如果基础没有打好,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到处投机取巧、贪臧枉法,就是没有建立好完整的人格。古人说:“大盗盗国,中盗盗名,小盗盗财。”大盗,就是盗卖国家、掏空国家;中盗,就是专门包装自己,只为自己建立知名度;小盗,就是偷一些财物。这都是因为没有建立人格。

年轻人是社会的中坚、国家的栋梁、未来的主人翁,假使明白了心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运用无穷,愈走愈光明。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有福德、智慧,所以心要定、心要净、心要明,这就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把基础打好了,修十层楼、二十层楼、一百层楼,都没有问题;假使地基没有打好,修个十层就会垮掉。明白这个道理以后,还要继续不断地在这里用功,心才能真正地得到净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头虽多不乱就好

有一回在广济寺,很多人围绕在身边,我提及照顾心念的...

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

圣严法师:不贪着禅定之乐

修习禅定的人,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于...

修习禅定的一些方法

禅宗分五家: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宗是...

如何才能活得坦荡

假如说,一个人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以至于没有约束自...

坐禅的三个阶段

第一步:姿势的放松 首先,放松是第一步功夫。如果连放...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诸位要知道,禅定是现量境,这不是妄想哦。禅定的境永...

净慧法师: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

我们提倡生活禅,所要强调的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真信不具,法难入心

有法师带居士朝山,顺便来与闲谈。法师也是同道,日常...

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问: 阿弥陀佛!我想请教一下,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

如何对待子女的不孝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

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职场或生活

末法时期,天下灾难频传。天地失调起源于人不断的追求...

【佛教词典】远法

【远法】 p1256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远法云何?谓过...

【佛教词典】止宿草庵

(杂语)法华经信解品偈曰:长者有智,渐令入出。经二...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

十种逆境为道场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

有三种福田要去耕耘

圣人告诉我们,有三种福田我们要去耕耘,会有好的报应...

发心和正见是所有修证的基础

我们把整个佛法分成四个主题: 发心,正见,修行,证果...

星云大师谈吃素心得

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上了人间卫视,接受知名主播李晶玉...

顿超三界乐悠悠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

在乎自己的人,别人往往不在乎他

小和尚有三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从来不...

星云大师《消灾免难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罪恶的世界,我...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问: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一般来说,...

九种素饺子的做法

素饺子很好吃,但做素饺子有些诀窍。做素饺子一般需要...

突然获得了特异功能,这是怎么回事

问: 我的朋友在一场突然的人生经历后获得特异功能,...

大安法师: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也发心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