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不贪着禅定之乐

圣严法师  2011/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习禅定的人,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于意识都不与外界接触,不受外境的影响、干扰。而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也和从前的回忆、历史,未来的计画、想象,以及现在的四周环境完全隔绝。此时他是全然独立的,因为没有任何着力点,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困扰他。因此,能得到一种不为外境所动的快乐,也就是「定乐」。

定的快乐有深有浅,浅的是没有身体的负担,感到非常轻松自在;深定是连前念与后念的思想负担也没有了,心中一事不挂,只有一个「非常安乐」的感受,有一点类似「何处惹尘埃」的境界,无论任何东西都招惹不到他。

然而,无论是浅定或深定,都还是有「自我中心」。在浅定中,虽然并没有自我、非我的分别,但定乐的感受还在,所以还是有自我的。更深的禅定,会失去时间感、空间感,进入定中以后,感觉上才过了一弹指的时间,实际上却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甚至过了好几天都不自知。没有了时间,就表示没有杂念、妄念、梦境,头脑里面没有任何境界出现,这不是昏迷,也不是死亡,而是心念不起作用。虽然心念不起作用,但是「我」还是在其中。

起坐、出定以后的人,会感觉浑身上下舒畅无比,这是因为入定以后,头脑获得休息,身体也跟着全部休息。在那一段时间之中,身体里所有的毛孔、细胞、经络都是畅通无阻的,没有紧张、压迫感,这才是彻底的休息,而且可能比睡觉时所得到的休息还要充分。因为睡觉时,意识还在不停地活动,无法真正的休息。

定乐可说是一种解放的快乐,就像生完小孩之后,分娩前昏天暗地的阵痛一下子没有了,就会觉得快乐的不得了。当我们入定时也是如此,平时因为头脑的负担太重,连带身体的神经也会受到影响,一进入定中的境界后,身心的负担就都完全解除、消失不见,这样的快乐谁不喜欢呢?

而且,无论是定中的快乐,或是出定之后通体舒畅的快乐,都是无可比拟的。有过这种经验的人,出定以后都会想再入定,想要不断地继续打坐。所以,享受过定乐的人不免会对世间感到厌倦,不再碰男、女色,也不会贪着口腹之欲。因为世间任何快乐,都比不上定中的快乐,包括官能刺激的快乐也比不上!

可是,贪着定乐的人就像乌龟一样,遇到敌人、野兽要攻击它时,马上就把四只脚、一个头、一条尾巴,统统都缩到龟壳里去,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敌人要吃它也吃不到,只能咬到它硬硬的壳。因此,定乐实在不是最究竟的,我们修习禅定的目的只是为了进入智慧的领域,做为实践自利利他菩萨行的基础。如果我们贪着禅定的寂静妙乐,不愿出离禅定,那就永远不能达成学佛的目的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从忍耐开始

法远圆监禅师在未证悟前,与天衣义怀禅师听说叶县地方...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

【推荐】星云大师《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好!我今天想从衣食住...

子真牧牛

石巩慧藏禅师随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修行,一日在厨房工作...

星云大师:如何「看心观静」

《楞伽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禅对生命的重要性

禅对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极为重要。佛经上讲,众...

星云大师《禅者云游与参访》

各位贵宾,各位护法信徒: 我前天和昨天都在这里讲禅...

何谓「禅门破三关」

江苏扬州高旻堂上来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长...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圣严法师《放下的幸福》情绪管理智慧

简体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

不懂感恩的人他就处处埋怨

有一句话说「恩将仇报」,一般人往往记怨不记恩,能够...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六祖坛经》有一句话说: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意...

圣严法师《生命的主人》

我们若不透过佛法来认识生命,那么,生命的事实,只是...

【佛教词典】文巧

【文巧】 p0391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文巧者:谓善缉...

【佛教词典】教理行果

教、理、行、果之合称。乃佛、法、僧三宝中法宝之种别...

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大势至菩萨的力量很大的,他只要坐下来整个七宝地面都...

弥陀光音度地狱众生

【彼佛相好神通,巍巍赫奕。至彼地狱最上之顶,垂臂弹...

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

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办公室接...

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关键是用对方法

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

圣严法师《如何认清自己》

问:想请教一个说来简单,却很难做到的问题,那就要如...

如果你是我(图)

株洲市石峰公园内的动物园,猕猴用力地咬着栅栏,双手...

布施的十种对境及不同意乐

布施的对境略有十种: 一、亲友:直接利益自己的有恩者...

这是大孝中的大孝

【原文】 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

目犍连尊者入涅槃

在《说一切有部律》上说到目犍连尊者入涅槃的事情。目...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

印光大师讲述的三桩观音菩萨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

『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

【推荐】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问: 什么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