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做梦的五个原因

明一法师  2015/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做梦的五个原因

总是被问梦见什么什么是怎么回事,好像佛教就是要帮别人解释梦的一样。而自己也常常做梦,甚至做梦的时候和醒着没有什么差别,有时候干脆看着自己睡着了。好在学会了心不附物,爱怎么怎么去,只管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这几天看到《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里面记载:“说五缘见所梦事:一由他引,谓若诸天诸仙神鬼咒术药草亲胜所念及诸圣贤所引故梦。二由曾更,谓先见闻觉知是事;或曾串习种种事业今便梦见。三由当有,谓若将有吉不吉事,法尔梦中先见其相。四由分别,谓若思惟希求疑虑即便梦见。五由诸病,谓若诸大不调适时,便随所增梦见彼类。”

从这里看来做梦的第一个原因是:“他引”。就是被别人所想念或者引导而做梦。比如:仰山和尚梦见往弥勒所安第三座,有一尊者白槌云:“今日当第三座说法”,山乃起白槌云:“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谛听谛听。”再有就是亲人的想念使得自己做梦,梦见他们等等。这种梦常常是令人莫名其妙,因为和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干。

第二个原因是:“曾更”。就是以前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或者这些事情因为自己的习惯延续。比如自己很久以前喜欢的一样东西,已经忘记了。忽然在梦中再见到它,并按自己的喜欢而改变它的样子。这和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区别是做梦的忽然性。

第三个原因是:“当有”。就是将来会发生的事情在梦中预先出现。比如梦到某个同学,第二天碰巧就遇见他等等。这也是俗话中的“托梦”的形式。

第四个原因是:“分别”。这就是我们最常做的梦,也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了。我们常常把白天或者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事情,用做梦的方式来实现。这是我们用心过度,对某个事物过度执着而产生的。

第五个原因是:“诸病”。就是我们的身体不适造成做梦。我们常有的梦魇;火车来了自己在过铁路却走不动;掉到井里面去了;被野兽追赶等等恐怖的事情。这种梦大多是被恐怖的情景吓醒。这主要是身体的不适或者生病而做的梦。

从这里看来我们所做的梦大多数是第四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了。我们执着于某件事物,对它过度用心从而做梦,甚至做白日梦。自己被人所问也是大多这一类。学佛的人想见佛,就梦见佛来了,见光见影什么的。

这虽然是好事,但执着于见光见影就麻烦了,忘记自己要按照无为的方式去做,停留在光影上头不知道进步。更有甚者梦见自己是佛的儿子罗侯罗什么的,然后到处宣扬,甚至执着到神经不正常的程度,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自己还常常有这样的怪事,某某说我们梦见你是我的什么人,或者说昨天梦见你和我说什么什么,然后就总是没完没了的纠缠。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完全是做梦的人过度用心,过度执着而产生的。白天还把这梦拿来说事,这不就是执着加执着了吗!

其实我们现实生活就和梦没有什么两样,梦不过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醒来后都是一场空。所谓“缘起性空”嘛!庞居士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所以希望我们也能够对梦说:“吃茶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时常做怪梦恶梦,用什么办法解决

问: 弟子时常做怪梦、恶梦,长久以来睡境难安,身体...

为何很少有人梦见前生事

夜梦中多现生事,罕梦前生,何也?盖梦以想成,想多现...

经常梦见鬼神或已故的亲人是怎么回事

佛在《地藏经》中说,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或者在梦中...

醒的时候能做主,在梦中你能不能做主

梦想,这个好懂,大家可能都理解。如果要拿它来形容我...

念佛如同醒梦

【原文】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

做恶梦的时候,你还能念圣号吗

假使说,我们临命终时能够念佛号,能够念大乘经典一句...

佛说做梦的五种原因

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

经常做很多梦,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问: 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推荐】原谅别人时,也为自己开了一扇门

人,总是生活在原谅与被原谅之中。原谅一个人是自己的...

哪些病是属于业障病

问: 请问师父哪些属于业障病?业障病是现代医学(中...

找到幸福的开关

一直到现在,我每看到在街喧喝汽水的孩童,总会多注视...

人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幸福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佛教词典】正生法

【正生法】 p0500 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正生法云何?谓...

【佛教词典】坚誓师子

即释尊之本生。释尊于因位时,曾为一狮子,名坚誓。据...

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愿

本人屡屡提出。说佛法犹如旃檀,片片皆香。举起一片之...

思惟世无常,珍惜好时光

无常吞噬着岁月,太习惯于拥有,就会忽视无常的存在。...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

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

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文钞续编复崔德振居士书...

先往生净土,再求阿鞞跋致

我们注意到,这十三代祖师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议、从本垂...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解决当下的烦恼

问: 请问法师,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

验证修行功夫的三标准

第一步: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

念经时的妄想和昏沉,该如何去对治

很多道友说我念经的时候妄想很多。你若是念念经不知道...

打坐中险些投胎成猪的故事

在他年轻的时候,在成都五担山有个文殊院大丛林,后面...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

云鹤教授谈行善的体会

一、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