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

净界法师  2015/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

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有一个远大的计划、远大的目标,但是我们在思、在考虑的时候,要切合实际,要有一个明确的下手处。就是我们在下手的时候一定要按部就班,有一个次第,有一个下手处,叫“近”。

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前面的功德是偏重在自己的受用的身口意的功德,这以下是说明你从自己受用的功德出来,待人处世、跟人接触的时候,你应该是什么态度呢?就是讲人跟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我们跟众生接触有三种情况:或者是长辈,或者是下辈,或者是同辈,这当中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事上宜虔”,我们对于长辈要有虔诚恭敬的心。长辈当然在福德智慧的资粮都超过我们。如果我们对长辈有所虔诚恭敬,我们能够得到长辈的摄受、长辈的教化。在整个成长过程,我们就能够减少很多的错误,避免很多冤枉的路。我们对长辈的恭敬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利益,我们尽量地对长辈、师长有恭敬的心,对自己有很大的利益。

“接下宜谦”,对于比较苦恼的众生,刚刚来到三宝地,烦恼也重,福德智慧的资粮也不够。但是我们应该要知道,他有一念的善根都很难得,我们应该要更加的谦虚、慈悲来摄受他,不要用自己的标准要求他,多一分的慈悲,这个是对下的态度。

“处同辈宜退让”,对同辈,就是能够退跟让。人跟人相处之道的确是非常不容易。从现实的经验上来看,我们对于同辈、对于长辈的人相处是比较容易做到。对于功德比我们大的人,我们容易生恭敬心。对于下辈的人生慈悲心这也容易,最难的是同辈,尤其是戒蜡相同的。同戒跟同戒的人相处,这当中就有些问题存在。那这怎么办呢?古德就讲出一个偈颂,我们从这个偈颂可以稍微体会一下。他把修行用插秧来比喻:“手抱青秧插满田”,说我们今天修行这件事情就像插秧一样,在青田当中插上无量无边功德的秧。

那么这个插秧是什么态度呢?第一个态度就是“低头便是水中天”,你一定是低头。插秧,你头抬得高高的,秧就插不整齐了。“身心清净方为道,原来退后是向前”,你一定是要身心清净地退后,原来退后是向前。所以插秧的意思就是说:第一个,你要低头;第二个,你还得往后退。插秧不是往前插的,它是一步一步往后退。我们同辈之间最容易有嫉妒心、胜负心,但是这个嫉妒心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嫉妒的心使令我们很难跟别人学习,使令我们的胸量变成非常的狭隘。所以我们应该思惟“原来退后是向前”,人跟人之间的相处,其实你能够退让,能够在整个菩提道中,在趋向于五分法身那个无漏的功德当中,其实你是向前。

人的见地的确很重要!我们今天不要看一时的成败,“不争一时,要争千秋”。你有这样的见地,你才容易在同辈当中有所退让。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这就是我们待人处世之道,对同辈尽量退让。退让,你绝对不会吃亏的,“原来退后是向前”,就是这句话的道理。

——摘自《灵峰宗论导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为何越修行习气却越严重

我们的习气应该怎么对治呢? 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

诚哉在我,不关业障事

参禅人,第一要守清规,方能参禅。 清规者,公正清严为...

事怕有心人

高峰自叙悟由,而曰:不信有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

仅仅了解道理是不够的,一定要生起观照

下面这一段庚二,诫劝,作一个告诫跟劝修。这当中有两...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

【推荐】及时把情绪处理掉

一个科学家早上起床没找到拖鞋,有点恼火。当他没注意...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

心净则国土净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修七支供迅速积累福德和智慧

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过得更好,最主...

修净土人的三种力量

第一个弥陀大愿力,就是佛力不可思议,你对弥陀本愿的...

面对今生的果报,我们只能忏悔认命

所以我们今天承受果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忏悔...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

【佛教词典】僧制

有关匡正僧尼行为之制度。又称清规、僧禁。即于僧团除...

【佛教词典】童子

梵语 kumāra,巴利语同。音译作鸠摩罗。或梵语 kumā...

王女的觉悟

印度波罗奈国王的夫人生有一女,肤色金黄耀眼,头发绀...

如何辨别邪伪的禅相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

关闭六根能得到更精致的快乐

为什么思惟苦谛,观受是苦?用苦来调伏感受的刺激。你...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

争强好胜

朋友得知意大利乡间有一古堡,正在出售堡内的灯具,特...

【推荐】颠倒凡夫如何得到临终的正念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

带着「需要」去看望

医院病房,住着两位相同的绝症患者,不同的是一个来自...

每一个众生都爱护他的生命

是人自不杀生,教人不杀,赞不杀生法,亦欢喜赞叹不杀...

玄奘之路

第一集:乱世孤旅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

文珠法师《心灵的世界》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佛法,首先要多谢志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