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屠刀能杀害生命,心刀却能杀害慧命

2015/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屠刀能杀害生命,心刀却能杀害慧命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而不知道一切众生的生命可贵,更不知道慧命更为可贵!也就是说,只知道屠刀能杀害生命,却不知道心刀能杀害慧命!因为众生的识心善于分别、执着,以致起惑造业,轮回生死,因此故以屠刀喻之。

所谓放下屠刀,即是“转识成智”,和“回头是岸”的意思,立地成佛,是理成,因为屠刀放下的开始,即是众生成佛的开始,如果不放,就永远不得成。所以说能不能成,就看你放与不放,如肯放,一定能成。以上所说的是理,现在来说事,屠刀杀害众生的生命,将来一定要受报,如果一旦闻听因果而放下屠刀,大作佛事,悔改之初,即是成佛之始。倘能依教行持,必登佛位。

从前有位润额和尚,未出家之前,以杀羊为业,有一天又准备杀羊;羊子哀叫,刚好五祖弘忍大师来了,就向羊子说:“两脚不修,活遭剥皮。”羊子就不叫了,屠夫问是什么原因?祖说:“前生你是羊,他是人,就在此时此地杀了你,所以现在你又杀它,将来呢!它又杀你。”屠夫听完了这段话,把羊子放了,跪求出家,因其额阔,故名之。由于他勇猛精进,改往修来,果成大器!

要知世间上任何一件不如意的事物,都能影响我们慧命的安全,对治的方法,就是一个“忍”字,如果不能忍,屠刀是放不下的。要想忍,又必须把“我”看淡些,倘若功夫做到“无我”的地步,自然就可以忍了。所谓放下屠刀,就是止息妄念的意思,立地成佛是理成,欲至佛位,尚须努力。至于立地二字,要作开始解,不能作马上会,才是正确的答案。(知义法师著《初机学佛决疑》)

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一念清净,心无所著,不论过去有无善根而言)一语,成为今日僧俗之口头禅。但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及楞严经六结之喻二点佛理而论,放下屠刀固能成佛,然必须假修,乃非立地成佛,或曰上述乃属渐教,以顿教而言,可以立地成佛。

楞严经文云:理则顿悟,事非顿除,依此解释,乃是顿理,而非顿事。又以阿罗汉、菩萨而论,当已放下屠刀,心念清净,但仍须历劫修行方能成佛。设若无须假修,心净即佛,则无阿罗汉菩萨之假名可立矣。况“释迦”示现亦经菩提树下静坐六年,始得开悟成道。彼屠夫者,何幸无须假修,一念清净立地成佛,无始积习皆无现行,即因即果,殊属使人迷惑?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语,究系民间故事,毫无实据,迷人自扰?抑或有佛典可稽,请释以正法闻。

李炳南老居士答:此有因成与果成之别,倘多劫修持,尚未彻悟,一闻佛音,顿悟无生,此果成也;一闻百悟,直下承当,永不再退,此因成也。顿实由渐,如食饼数枚,饱虽最后一饼,而实则后饼之饱,正有赖于前数饼也。(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慈心不杀 世世无患

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

杀生不异杀佛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

女人临产的禁忌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

十善业道之不杀生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业中,佛陀把杀业放在第一位,...

杀戒包括我们平常吃的肉食吗

问: 师父慈悲,学人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严持四重戒...

圆因法师:为什么不要吃肉

1、戒杀吃素得福报 佛陀在楞伽经开示我们:食肉与杀同...

开了荤食餐厅,该怎样处理才如法

问: 弟子已听你讲经说法已久,并已皈依,现有两问:皈...

理净法师:「网络游戏杀人」是否有罪业

网络游戏本身是虚拟的世界,应当与我们的现在生活有很...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推荐】追求神通的种种弊端

出家人专心用功修行,一定多少有成就,有些也必定有些...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问: 对于破戒僧只能做到表面恭敬,做不到由衷地恭敬,...

七佛传法偈

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

损者三友与益者三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

【佛教词典】胜义善

指无为之善法;即依真解脱(胜义谛门)之涅槃。又作真...

【佛教词典】灰人

即聚灰为人之形。系指难婚之女子为求成婚,所祭拜之偶...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轻重」

走路要轻 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龙树菩萨的出家因缘

龙树菩萨为南天竺国一大富贵人家之子,于树下诞生,因...

以恭敬供养的心来听法,这样才能够得到利益

这以下说明应该避免的过失,看第二段: 又者不应作意五...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

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问: 弟子一直有个疑惑,就是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

念佛的现世感应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

文殊菩萨度众的智慧

清晨,佛陀率领着五百僧侣,由舍卫城缓缓的往摩竭国迈...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

亲人是「冤家」还是「眷属」

小的时候在老家,我们那里有个顺口溜:土地是枷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