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佛号来压制妄想,那效果一定很差

净界法师  2015/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佛号来压制妄想,那效果一定很差

我们这次的课程有三个忆念:忆念真如、忆念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忆念净土的庄严,以这三种忆念,来达到临终的正念。

第一个,启发我们心灵的力量,最重要就是忆念真如。忆念真如只有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诸位要知道,你从什么地方来?生命的原点是什么?以《楞严经》的角度来说,我们是从真如佛性而来,从本来无一物的空性而来,也回到空性去。

当然你说我从前生而来,不对,你前生不是长这个样子,你前生的色身不是这个样子,你前生的想法也不是这个想法,我们不是从前生的果报而来的,虽然我们从前生的业力来,但并不是从前生的果报来。

是从什么地方来,诸位知道吗?

你真实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吗?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本来无一物,我们是从本来无一物而来!如果,你不知道你从什么地方来,你会被困在这些因缘当中,转不出去,因为你还找不到自己的家,表示你的修行还没有上路,入道多辛苦啊!一定要找到你的本来面目,你的生命才能产生根本的扭转,才能在因缘假相中:不迷、不取、不动,做你该做的事。

当然佛法也不是把因缘假相全部否定掉,这样也不对,不能执着,也不能否定,叫做“就路还家”,该来的就让它来,把它当作人生的历练,调整好你的心态,这就是转识成智。

再回到我们的主题:转化生命。

我们讲到心灵的力量,主要有两个部分:

第一个、了解我们是由过去的因缘所创造的,而且我们当下也在创造未来。但是面对因缘,首先把心带回家。

有些事情,不是马上去处理,因缘太复杂、业力太强时,要先修空观,把心带回家之后,再重新面对因缘。否则一开始就面对因缘,容易被因缘所转。空、假、中三观,先修空观,消灭你的执取,才开始修假观--面对因缘,借假修真。

在《楞严经》中,佛陀跟阿难尊者对话时,佛陀不断问阿难尊者:不要老是活在现在的因缘,要阿难尊者反观:你从什么地方来?当我们把生命回归到原点时,那是什么?会被现前的因缘所迷惑吗?

你要先跳脱今生,回光返照--你从什么地方来?找到自己真正的家,你才能够真实的安住,才能够不随妄转,这叫正念真如。

其实这样的态度平常就要建立起来,不是等到临命终时再来想。如果你不忆念真如,临终的时候,任何一个妄想都可能影响到你,都可能干扰到你,你把今生当真的,妄想怎么会放得过你呢?

只要有一个妄想生起,你的佛号就被破坏了,佛陀无法救拔一个起颠倒的人,所以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忆念真如。

《楞严经》上说,我们的真如佛性、清净的佛性,都没有离开过我们,我们却一直忽略它的存在,总是习惯跟着妄想走,这是不对的。

所以真如佛性只要你忆念它,它就产生作用,所有的善根都需要靠你去忆念它,才能够产生作用;如果你不去忆念它,它就永远处于休眠状态,那就很可惜了。

我们的生命要从被动转成主动,就必须做到印光大师说的: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觉照什么呢?觉照真如。当然真如对我们来说,可能很生疏,但是你必须试着踏出第一步,因为它生生世世陪着我们,只是我们一路来,都忽略它的存在。

如果这个方法你没有用,是用事相来对治-- --以佛号来压制妄想,那你一定入道多辛苦,而且效果很差。

只有事修没有理观,绝对不是妄想的对手,出现一个,对治一个…你会疲于奔命的。如果这样的观念能建立起来,才能讲到后面:忆念名号功德,忆念净土的庄严。总之,一定是摆脱过去,才有办法创造未来,如果你跟过去的妄想还纠缠不清,就没有所谓的未来可言。

摆脱过去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心带回家-- --正念真如,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把你的真如本性唤醒,安住在真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

略述净土法门之殊胜

诸佛如来以慈悲利物为本怀。故示现人间,说无量法门,...

美好的滋味是从舌根而来的吗

寅一、非从舌生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秖...

大安法师: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

善导大师举出了一个水火二河白道喻,这个白道喻非常重...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

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省庵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这位祖师在世的时间...

「十念业成」,不必执着到底几念

问曰:心若他缘,摄之令还,可知念之多少。但知多少,...

黄泉路上无老少,年轻不急求解脱吗

问: 学佛的终极大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作为一名...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念佛十法

(一)高声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时,即振作精神...

八种治心的方法

佛教经典处处都在说我们的心,以及如何解决或者说安慰...

百岁老中医的养生观

罗明山是四川省绵竹县有名的老中医,他在114岁时仍然身...

食肉有什么过失

汝等当知,食肉之人,纵得心开,有多闻的智慧、少分的...

【佛教词典】非福行

谓诸不善身业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如是诸行。长...

【佛教词典】观缘门

复次诸法缘不成,何以故?   广略众缘法  是中无有...

舍利弗尊者入金刚三昧

佛陀往昔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一日,舍...

第七意识在心中所产生的影响力

我们今天了解这个所知依,当然,它主要的内容是阿赖耶...

一念法供养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了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

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问: 有关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一直困扰着净业行人。...

迷信咒语的人

有一个愚痴的人,每天都闷闷不乐!邻居看他这么不快乐...

忏悔的真实义是什么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

好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子女

恭敬父母,尽心孝养 养儿方知父母恩,为人父母者,更能...

时刻戒慎虔诚,造福人间

时间分秒流逝,人生每一天,都是唯一的一天;每一秒钟...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

缘起:莲心莲语恒清凉 老和尚的开示法语,一如红尘的...

能受气,方成器——曾国藩磨练李鸿章的启示

曾国藩在担任礼部侍郎期间,开办了一个专讲理学的讲堂...

战「痘」女孩的学佛之路

我最初与佛法结缘是因为我的同学。有一次我跟着她一起...

没有众生,一切菩萨不能成佛

一切菩萨成佛,他的依据就是众生。没有众生,一切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