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忏悔的真实义是什么

净界法师  2024/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忏悔的真实义是什么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意义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有将忏字训首训鉴,义虽通得,华梵须分。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最早在古印度的原文叫做“忏摩”。“忏摩”是一个梵文,早期的翻译,翻成中文叫“悔往”,就是对于过去已经造作的罪业,我们内心深深的悔过,就是“悔往”。“有言忏悔”,到了后代就直接把它翻成“忏悔”。“忏悔”这两个字怎么来的呢?“华梵双举”,就是把印度“忏摩”里面的第一个字,跟中文的“悔往”的第一个字结合起来,叫做“忏悔”。所以这个词传到现在叫“忏悔”,怎么来的呢?“华梵双举”,取印度原文的第一个字,跟中文的第一个字结合起来的。这个地方先把“忏悔”这两个字做一个说明。

我们看第二段。“忏悔”的真实义是什么呢?“准《业疏》云:取其意义,谓不造新。”我们前面说过,佛教消除业障是从根本,所以你一定要有善根,不能只是造善业。什么样的善根呢?忏悔的善根它造成什么后果呢?就是“不造新”。就是我们透过忏悔以后,不但是把过去的罪业给灭掉,重点是什么?重点是你以后对这个罪业有免疫功能。就算遇到同样的境界,你真正如法忏悔的,你也不可能再造作了。这是佛教高明的地方,它可以把你的过去罪业灭掉,而且会让你至少在这个罪业里面得到了解脱,就“不造新”。

那么要满足这个“不造新”,有两个条件。第一个,“忏谓止断未来非”;第二个,“悔谓耻心于往犯”。所以我们今天要真诚的忏悔,要有两个善根成就。第一个,“忏”,就是针对未来,我们内心生起坚定的誓愿,决定不再造作,就是发愿。所以忏悔,第一个善根,你针对未来要发愿永不造作。第二个,“悔,谓耻心于往犯”。这个是针对过去,对于已经造作的罪业,生起坚定的惭愧心而深深的悔过。所以针对过去叫做忏悔,针对未来叫发愿。

所以,诸位!你不管修什么法门,拜《大悲忏》也好,修《净土忏》也好,拜八十八佛也好,你要产生忏悔的效果,内心一定要两种善根,第一个,忏悔,第二个,发愿,你才能够把那种忏法的效果表现出来,形成一个“不造新”。

我们看总结。“有将忏字训首训鉴”,也有古人把忏悔这个词的“忏”字解释成“首”,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或者是“鉴”,就是表示你内心的观照智慧生起了,开始防非止恶了,这都是可以的。“义虽通得”,义理上是相通,但是“华梵须分”,就是“忏摩”是梵文,“忏悔”是华梵双举,这个要分清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以愿力来引导善行

关于这净业三福,智者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他说...

至诚念佛可以转业

原文: 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

清净三业,内护己心

一日,波斯匿王在静坐时,思惟什么是护己?什么是不护...

前世怨亲债主让美女变肿瘤丑女

江翠裳小姐长得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面貌姣美,是出名...

哪一件事情因为发脾气而变得更好

我过去在佛学院做执事,带了一批新生,这当中有一个居...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

第七委屈难受者。 此语,乃无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断...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

忍之久而纯,耐之久而熟

参禅人,切宜恒心远固,不得碰着即退。要知参禅事,大...

修练我们的定力

佛界有一宗著名的禅宗公案,六祖惠能受具足戒之前曾在...

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宏海法师...

【佛教词典】十度三行

十度中的每一度各具有三种行法, 布施度的三行是财施、...

【佛教词典】真识

(术语)楞伽经所说三识之一。【又】离妄念之心识也。...

不持戒修行是为魔业

戒为无上菩提本。佛弟子必须持戒,不持戒一切修行,是...

感受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诸位要知道一个事情,当你看到某一个人,你起快乐的感...

星云大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三天,...

【推荐】天底下最划算的投资

我们一般做一件事情总是会以利益得失的考量,来决定我...

天下最大恶行就是杀生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

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

中央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 佛身颜...

学会转念,平复疫情中躁动的心态

好,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有因缘...

让他们带着尊严离开

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公司开始裁员。 马克艾可里无法忘...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

受菩萨戒后给家人做荤菜可否

问: 受菩萨戒后给家人做荤菜可否? 大安法师答: 受菩...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我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