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净界法师  2015/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倒的众生。觉悟的众生我们叫做菩萨,颠倒的众生我们叫众生。一个菩萨跟众生在面对生命的时候,他们二个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菩萨,他是活在未来,他是着眼在未来,所以他要的是他内在心地法门,他每一件事情,重视他心中所造的业力,他重视他的资粮。而众生是活在现在,所以他把果报看得很重要,他为了追求现在的果报,可以牺牲未来去造恶业。你看这种人是这样,他可以不管未来,他要的是现在快乐。

所以,菩萨跟众生这二个心态不同,当然我们从心态也可以看得出来未来的结果不同,所以我们讲生命的相貌你有二种选择:

一、如果你心随境转,做一个生死凡夫,即成生死轮回,无尽流转果报。

二、如果你境随心转,做一个菩萨,即产生一种还灭之解脱。

我们的生命受了二种力量的影响:第一个,外境的影响;第二个,心灵的影响。前面讲过,佛教是重视心灵力量的,所有的戒定慧都是从内心发出来的。

如果你放弃了心灵的力量,那你一生当中完全由外境来主导,你活在业力当中。所以,你这个人一出生,你的业就被算得准准的,你什么时候怎么样,什么时候怎么样,什么时候死掉,清清楚楚的。标准的生死凡夫——心随境转,因为你完全没有培养一种心灵的力量,你对未来没有一个愿望,没有培养一个好的思想来对治自己,这种人叫做活在过去,顶多活在现在。

身为一个菩萨,他心灵培养一种美好的力量,去创造未来。

我们前面讲过,我们今生是由很多的过去所累积成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很难摆脱过去的,真的是如此。我们内心当中很多是过去的等流习性,直到有一天,诸位知道你们生命真正变化是什么时候吗?对了!受戒的时候!

一个人产生最大方向改变的是受戒!你看你受戒的时候,你面对三宝的境界,发自内心地许下你心中的誓愿:我从今以后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而这个愿望的可贵,他是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也就是说不管什么境界出现,不影响我断恶,不影响我修善,不影响我度众生。

你说一般人他也可以断恶,也可以修善啊,但是一般人断恶修善,那是靠外在的环境——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伤害我,我就伤害你。一般人断恶修善是心随境转。

受戒人不是这样,我不管外境怎么样地变化、别人怎么样地刺激我,我心中是断恶、修善、度众生,一点也没有改变,由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他不是用外境来引导,这个人的生命就开始变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一诸色,但唯心故

问:若即心是佛者,则一切含生,皆有此心,尽得成佛。...

心灵的四个品级

人们通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

大安法师2021新春开示:修心如牧牛

南无阿弥陀佛!在这里代表常住,向大家表达新年问候,...

为什么要给心灵背负重担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名字叫《新进化论》,漫画分两部分...

圣严法师《如何去烦恼,得心安》

现代人的寿命比古代人长,一天走的路,看的书、写的文...

不能远离五阴的爱取,就不能远离三界的生死

《楞严经》讲出一个譬喻说,像这个大海,大海就表示我...

心中觉悟心自安

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

以心灯来照亮一切迷茫的人

佛教的典籍中有一个故事。持世菩萨有一天在静坐时,有...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推荐】你是快乐的时间多,还是痛苦的时间多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

忏云老和尚自述吃素经历

(一) 我最初受打倒孔家店、打倒迷信、打倒偶像的影响...

明一法师与保险公司员工的座谈问答

编者按:保险公司面对的客户五花八门,有的可能会非常...

临命终时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

【佛教词典】最极

(术语)因位之极。等觉之位也。文句四曰:邻圆际极,...

【佛教词典】檀施

(术语)檀为梵语,译曰施。是梵汉双举之熟语。...

魔乡不可停

这个时代的共业就是这样恶劣,你也没有办法阻挡的时候...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

追求它是伤痕累累;逃避它却也非常可惜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历事炼心。就是说人生...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问: 有人说,为病人助念,病人的业力就会转移到助念...

三大计划解决婆媳矛盾

我们的先辈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提倡的设身处地,以己度...

克服烦恼

有位年青人,他初进山时要求出家,老师父和他谈过以后...

善加利用你的「缺陷」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

斌宗法师《色身生活与法身生活》

前言 所谓色身:乃是佛教一种述语,在一般人叫做身体...

贫穷困苦种种逼迫,你该怎么办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

生活中到底什么是禅

一。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坛经》中记载,昔日六祖慧能...

疑根未拔,这是往生的障碍

有些人念佛的时候说,哎呀,我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会不...

莫问前程不求回报,这是最好的

什么叫佛,佛一开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国3000年,就把陀...